乳腺癌

乳腺癌

概述:乳腺癌(mammary cancer)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病因。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1996年全美有新发乳腺癌患者18.4万,另有4.4万人死于该病,是导致妇女死亡的第2位病因。在发展中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由于发展中国家人数较多,全球一半以上的乳腺癌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死亡数和发达国家相近。在亚洲该病死亡人数占全球33.9%,中国占全球的11.2%。在我国上海、北京、天津3城区,乳腺癌发病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因此,该病的防治工作不容忽视。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1.女性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1)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时间变化趋势:全球乳腺癌发病率几乎均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东欧增长速度普遍比西欧快,但高发病区速度增长较低发病区慢。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美国(1969~1993年)资料显示在白人妇女中乳腺癌发病率从1973~1987年显著增加,之后基本稳定,死亡率从1973~1989年显著增加,1989~1993年下降了6.8%(图1);从40~79岁每降低10岁,死亡率即降低25,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呈现类似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如美国明显。
    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上海市区乳腺癌发病率在1972~1992年上升明显,增加了49%,每年增加约2.7%;北京地区1982~1991年也呈增高趋势,城区乳腺癌发病率以平均每年4%幅度递增,而死亡率上升幅度不如发病率明显。1973~1975年中国乳腺癌死亡率为3.77/10万,1990年为4.9/10万,上升了13%。
    (2)地区分布差异:国际抗癌协会1976年收集30个国家,60个地区的肿瘤登记点的资料表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乳腺癌发病率的分布不同。大多数亚洲和非洲国家属低发区,南部欧洲和南美洲属中发区,北美洲和北欧洲属高发区,如美国夏威夷白人女性发病率最高(87.5/10万),低发区则为日本大阪(12.7/10万),两者相差竟达6.6倍。同期中国上海发病率17.6/10万。
    中国属乳腺癌相对低发区,也存在地区差异,总的特点是:沿海城市高于内陆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的城市高于经济落后、人口密度低的城市。北京城区居民1990~1992年乳腺癌发病率为25.7万/10万,上海城区为27.2/10万,天津发病率为24.94/10万,3个城市相对接近,而武威市仅为6.37/10万,其间相差近4倍。
    从城乡分布来看,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如波兰首都华沙(36.5/10万)比农村(17.7/10万)乳腺癌的发病率要高出2倍。
    乳腺癌死亡率的地区分布则与发病率基本一致,死亡率高发区仍为欧洲和北美洲,在我国乳腺癌的平均死亡率为2.61/10万(1979),以沿海几个省市的死亡率显著偏高,城市的死亡率比农村高出1.4倍(表1)。城乡的分布差异可能与婚姻、生育、营养状况有关。
    近年乳腺癌的发病率都有上升的趋势,我国上海统计发病率即说明这一点,各年龄组乳腺癌的发病率也上升。死亡率基本上无变化,呈稳定状态。
    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日照强度呈负相关,从世界各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地区来看,其低发区在赤道附近,随着地球纬度的增加,其发病率也增加,在美国北半部乳腺癌的发病率为南半部发病率的1.5~2.0倍,我国也是北方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高于南方。
    (3)年龄分布差异:年龄与乳腺癌有密切关系。在发达同家,乳腺癌高发年龄组在50岁以上。1973~1984年美国有43%的新发病例在65岁以上(Rosemary,1988),并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997年,美国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乳腺癌发生在65岁以上的年龄阶段。多数发达国家,如挪威,加拿大等(Rimmick,1997),和美国相似(表2),但日本绝经后妇女发病率较绝经前明显下降。
    我国高发年龄组和发达国家相比大约提前了10年。以北京、上海资料为例,1972~1992年所有年龄组乳腺癌发病率均增加,年轻妇女增加的比例最大,35~45岁年龄组增加了88%,55~64岁增加幅度最小,为20.3%。将北京地区1982~1983年与1990~1991年前后两个时期年龄发病率高峰出现在60~69岁组,并且峰值更高,这证明乳腺癌对青年及绝经后妇女健康已造成很大威胁(图2)。
    在美国,35岁以下年轻女性很少死于该病,55岁以前死亡率不到50/10万,而后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迅速增长,我国上海市区死亡年龄高峰组为50~65岁,较发生年龄高峰推迟5~15年。
    (4)种族分布差异: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同一国家不同种族之间存在差异。1993年SEER癌症统计结果显示美国白人发病率较黑人高,前者为112/10万,后者为95.8/10万(Miller,1993),但黑人死亡率却高于白人。地理分布也有差异,白人妇女乳腺癌高死亡率地区主要集中在东海岸,而黑人妇女乳腺癌高死亡率地区却分散在中西部区和东部部分州(Pickle,1990)。
    我国各民族之间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水平也有较大差异。汉族发病率比少数民族高;在少数民族中,又以蒙古族、哈萨克族、朝鲜族较高,藏族最低。
    (5)移民关系:Anthony等(1995)综合了七个有关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的中国移民乳腺癌发病及死亡的资料报道,第一代移民妇女乳腺癌发病率或死亡率均明显较当地人低,但较原国籍人群高。Youl等发现第一代移民发病率介于中国上海地区和美国人之间,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并认为这可能和脂肪食物量增加有关,而第二代移民和第一代移民相比,无论发病率或死亡率均没有明显升高,并推测和传统文化沿袭性有重要关系。但环境因素不容忽视,McPherson(1994)报道夏威夷日本移民经过一代或两代之后,乳腺癌的发病率已接近当地水平,并认为环境因素较遗传因素在乳腺癌发生的过程中有更重要的作用。
    2.女性乳腺癌在癌症谱中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北美和澳大利亚,乳腺癌的发病率位于女性常见l 2种恶性肿瘤首位。近20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总体趋势稳中有升。1996年资料显示在大多数西方国家,乳腺癌仍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Wkly-Rep,1996)。
    从1948~1985年,乳腺癌是美国妇女的第1死亡原因,1985年后至今,仅次于肺癌,居第2位,在此期间,女性肺癌上升很快,卵巢癌和胰腺癌缓慢上升,子宫体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有大幅度下降,乳腺癌基本保持稳定。
    我国妇女乳腺癌发病情况尚缺乏完整的资料,故以上海为代表进行探讨。20世纪70年代初,上海地区乳腺癌新病例约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新病例的10%~12%,其发病率居第4位,排在子宫颈癌、胃癌、肺癌之后。1975年以后,子宫颈癌发病率显著下降,乳腺癌仅次于胃癌,肺癌上升至第3位(高玉堂,1987年),1990年以后,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
    我国1973~1975年死因调查结果示:全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为3.37/10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7位,而在同期上海、天津、北京3直辖市,则位于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宫颈癌后居第6位(高玉堂,1987)。1990~1992年,27个省市人口抽样调查发现乳腺癌死亡率位于胃癌、肝癌、肺癌、食道癌、大肠癌、子宫颈癌之后居第7位。总的来说,20年来,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谱中位置有明显提高,而于死亡谱中基本保持不变。
    3.男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并不常见,但很严重。在1995年美国新发乳腺癌184300例中,男性乳腺癌为1400例,占0.76%;在46240例乳腺癌死亡患者中,男性乳腺癌占0.5%,在男性恶性肿瘤的发生和死亡病例中,男性乳腺癌所占比例分别为0.5%和0.08%。
    很多国家的资料显示男性乳腺癌的发病趋势和当地女性乳腺癌发病趋势相一致。其发病率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这提示可能存在相似的病因学,但尚欠缺深入研究。

病因

病因:近30年来,有关乳腺癌病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在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迄今为止,其病因尚未完全弄清,各种危险因素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仍在探索中。研究乳腺癌及其相关因素,目的是寻找发病原因,提示高危因素,监护高危人群,以期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干预控制,为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尽管目前对乳腺癌病因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但对其危险因素已逐渐有了较多的认识。乳腺癌发病为多种因素,任何单一因素均不能解释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乳腺癌可能是多种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综合作用的结果。多数学者认为,下列因素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病相关。
    1.月经和婚姻  月经初潮年龄早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认为初潮年龄在12岁以前者,比13岁以后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可增加4倍以上,通常认为初潮年龄迟一年,则乳腺癌的危险性可减少约20%。初潮年龄则与儿童的营养、饮食有密切关系,营养得到改善,月经初潮年龄将逐渐随之提前,这可能与乳腺癌发病率上升有关。另外月经周期长短反映了人一生中所经历激素水平的变化次数,月经周期短、变化次数多,乳腺受雌激素刺激的次数也多,则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就越高。
    绝经年龄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有人统计45岁绝经者比55岁绝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减少50%。绝经前,乳腺癌的危险性大,而绝经后乳腺癌的危险性较小,绝经后仅是绝经前患乳腺癌的1/6。人工绝经后乳腺的乳腺癌的发病率降低。更年期长和月经不规则时间长的妇女,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大。
    经研究得知,初潮年龄小,绝经年龄晚,行经年数长为各自独立的乳腺癌危险因素。
    未婚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事实表明,未婚女性、结婚晚和婚后持续时间短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均高。
    2.生产和哺乳  产次是否是直接影响乳腺癌的因素,其结果尚不完全一致,多产次可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Lilinfed认为产次在4次以上的乳腺癌的发病率极低。高产次对乳腺癌有保护作用,可能为胎盘有大量雌三醇(E3)产生,对妇女有保护作用。
    有人认为哺乳月数多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考虑与产次的混杂造成的,近年来有人研究认为哺乳是独立作用的保护因素,尤其对绝经前妇女。但多产需有多哺乳的机会,不哺乳不能视为乳腺癌重要的保护因素。
    3.良性乳腺疾病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否属于癌前期病变,目前尚有争议。有人认为这种疾病在结婚后或结婚后怀孕时可自行消失,即使复发绝经后也可自愈。20世纪80年代认为乳腺良性病使乳腺癌的危险性可升高达3~6倍,以乳腺囊性增生和乳腺纤维瘤最重要。患有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人比无乳腺囊性增生病者乳腺癌的发病率高3~4倍,病理检查证实约20%~30%的乳腺癌病人并发乳腺囊性增生病。文献报道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癌变率为2%~4%,另有报道乳腺囊性增生病人,乳腺癌的发病率可增加2~3倍,这种危险性可持续到确诊乳腺囊性增生病30年以后。
    乳腺囊性增生病本身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乳腺癌的因素相一致,如未生育、绝经期年龄晚、高社会阶层等。然而不同的是,人工绝经增加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危险性。初潮年龄、初产年龄与乳腺囊性增生病无关,但与乳腺癌发病有关。今后应根据统一的组织学分类、分级、年龄及绝经前后等因素进行病理学与流行病学的合作研究,加以证实。
    乳腺纤维瘤一直被认为不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但近年来研究提示趋向于是易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4.内源性因素
    (1)乳腺癌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内分泌功能失调密切相关。雌激素主要来源于卵巢,分泌雌酮(E1)、雌二醇(E2)和雌三醇(E3)三种成分,主要作用于乳腺导管。当卵巢分泌激素过多,长期作用于敏感的乳腺组织时,可导致乳腺细胞的增殖和癌变。动物实验发现,用激素喂养的小白鼠,可以发生乳腺癌,用E1、E2及某些条件下应用E3可增加大白鼠的乳腺肿瘤的发病率。乳腺癌病人血浆总激素水平较正常妇女增加15%,绝经后妇女E2水平可高30%。Moore(1985)报道绝经前乳腺癌病人游离E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天津肿瘤研究所国爱英报道,乳腺癌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分别与健康妇女检查血清中激素做对照,结果E1、E2均高于对照组。
    (2)检查乳腺癌病人血中睾酮及DHEAS、尿中的睾酮和二氢雄脂酮,其雄激素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
    (3)甲状腺功能低下或有甲状腺疾病的乳腺癌病人预后不良,对病情稳定的乳腺癌病人施行甲状腺手术可引起癌变突然播散。
    5.外源性因素
    (1)Greenberg的资料标明45岁以下妇女,在第一次生产后服用避孕药,随着服用避孕药时间的延长,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Pike等研究发现,25岁以下服用避孕药物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但也有人研究发现服用口服避孕药物的妇女,并没有显著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由于各种研究结果不一致,说明妇女服用避孕药的开始年龄与以后乳腺癌的发生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1982~1988年WHO进行协作研究,发现避孕药物与乳腺癌有一定关系,生育期服用比不育期服用,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增高,低社会阶层比高社会阶层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增高。观察第一次服用后间隔若干年未用者,不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而持续服用者或近期服用,可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在35岁以前妇女服用,则乳腺癌的危险性将增加。WHO还将不同类型的避孕药与组织类型不同乳腺癌的关系进行分析。
    (2)无卵巢者服用雌激素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有卵巢者短期服用雌激素与乳腺癌无关,服用5年以上者,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有卵巢者每月服用剂量与月服用累计剂量与乳腺癌的关系认识尚不一致。
    (3)Hunter(1991)检查硒的含量,吸烟者较不吸烟者低,月经初潮小于13岁者较大于13岁者低。杨金巧(1996)分析乳腺癌病人头发中锰和铬的含量比正常人高。Schwarts(1974)报道乳腺癌组织中含钾量比正常组织高数倍。这些元素是乳腺癌的原因还是病变的结果,还须进一步探讨。
    6.生活习惯  高脂肪膳食可提高乳腺癌的诱发率。高脂肪膳食对乳腺癌危险性的影响原因可能是:①长期高脂肪膳食可影响肠道细菌状态发生改变,肠道细菌通过代谢可将来自胆汁的类固醇物质转化为致癌的雌激素;②高脂肪膳食可使催乳素分泌增加,进而使体内的雌激素分泌增加;③脂肪可使体重增加甚至肥胖,体重越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越高;④营养过度可使月经初潮提前,绝经日期后延,绝经后雌激素来源于脂肪组织。总之高脂肪膳食可使月经初潮提前、肥胖等均可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Longnecker(1988)研究饮酒使乳腺癌的危险性升高1.5~2.0倍。生物学研究认为,乙醇能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其代谢产物对乳腺有刺激作用,但至今确定由乙醇引起乳腺癌的危险性到底有多大。最近发现曾用雌激素的妇女确使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7.病毒感染  动物实验表明,小鼠的乳腺癌可以由病毒引起,小鼠乳腺正常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绝大多数含有乳腺瘤病毒的若干前病毒复体,其中一些复体演变成病毒体而继续使某些小鼠发生乳腺癌。患乳腺癌的母鼠可以通过乳汁传播病毒,这种含有病毒的乳汁因子,可诱发乳腺癌。目前,在乳腺癌病人和正常人乳汁中均可找到病毒颗粒,其形态与小鼠乳汁因子相似。乳腺癌中病毒颗粒阳性率达39%,正常人为5%,因此推断病毒在人乳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8.遗传因素  有统计学证实,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其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3~5倍。临床上经常见到母女俩或姐妹俩同时或先后患乳腺癌,且发病年龄在第二代人提前10~20年。母亲有乳腺癌,其女儿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无家族史者的40~50倍。显而易见,乳腺癌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在小鼠实验时已证实母亲乳汁传播而诱发乳腺癌具有遗传性。人乳腺癌的遗传证据逐渐增多,基因连锁分析发现染色体长短臂交换位点可能与乳腺癌的敏感基因有关;基因分离分析发现乳腺癌基因型传递方式与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一样。
    然而大部分乳腺癌病人并无家族史,多数双胞胎并不同时患病,说明基因并非发病的惟一原因。
    9.体形  Deward等报道体型瘦的绝经期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并不随年龄而上升,但有的国家肥胖开始的年龄与乳腺癌有关,年龄在50岁以下肥胖时多与乳腺癌无关,而60岁以上体重每增加10kg,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80%。长期体育锻炼,防止体重增加而肥胖,可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10.放射线作用  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及暴露于医学X线人群资料,都显示高剂量放射线能升高乳腺癌的危险性。美国制钟表工人因表盘上的夜光照射用的镭所发出的放射线,致使乳腺癌的危险性升高。乳腺癌的危险性大小,取决于接受放射线的年龄和照射剂量。一般10~30岁为有丝分裂活跃阶段,对放射线照射效应最敏感,30岁以后危险性较小;第一次妊娠暴露于放射线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在此期前或后都要高;未生育妇女,乳腺暴露于放射线而产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生育妇女高。总之,妇女在月经期和妊娠期对放射线敏感。
    关于乳腺暴露于放射线的潜伏期,估计最短5年,一般10~15年,年轻人潜伏期较老年人长。低剂量放射线用来普查乳腺,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甚小。
    11.受教育年限  受教育年限越长,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越高,天津肿瘤研究所调查受过大学教育者患乳腺癌比未受大学教育者高3.6倍。受教育年限长的人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高是一个综合因素,这些人往往结婚晚、生育晚、产次少、口服避孕药、经济水平高、营养状态好等,对乳腺癌的发生都有促进作用。
    12.精神作用  当神经在焦虑、紧张或压抑的强烈刺激下,作用于大脑皮层的中枢神经,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免疫功能抑制,则可抑制抵抗癌瘤的免疫。如果大脑皮质因强烈刺激反复存在,使机体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衡,最终将影响机体抗癌机制的功能。经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与情绪障碍有关。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发生和发展过程
    (1)遗传因素:Li(1988)报道,美国患有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年青人,而他们的孩子有的即患乳腺癌,这是乳腺癌综合征。研究证明了女性乳腺中有部分病人是由遗传基因的传递所致,即发病年龄越小,遗传倾向越大。随着遗传性乳腺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阐述。遗传性乳腺癌的特点有:①发病年龄轻;②易双侧发病;③在绝经前患乳腺癌病人,其亲属亦易在绝经前发病。
    (2)基因突变:癌基因可有两种协同的阶段但又有区别,即:启动阶段和促发阶段。目前对癌基因及其产物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已得出结论为:有数种癌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形成;正常细胞第1次引入癌基因不一定发生肿瘤,可能涉及多次才发生癌;癌基因不仅在启动阶段参与细胞突变,而且在乳腺癌形成后仍起作用;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增生—癌变过程中,可能有不同基因参与。
    ①放射线照射可引起基因损伤,使染色体突变,导致乳腺癌发生。
    ②内分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有刺激增生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雌激素主要作用于癌形成的促发阶段,而正常女性内分泌激素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乳腺癌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直接关系。
    雌激素、黄体酮、催乳素、雄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均有关系。乳腺中的雌激素水平比血液中雌激素水平高若干倍。乳腺中的胆固醇及其氧化产物,即胆固醇环氧化物可诱发乳腺上皮细胞增生,且胆固醇环氧化物本身便是一种致突变、致癌、有细胞毒性的化合物。
    ③外源性激素,如口服避孕药,治疗用雌激素、雄激素等,都可引起体内上述内分泌激素平衡失调,产生相应的效应。
    ④饮食成分和某些代谢产物如脂肪与乳腺癌的关系:由动、植物油引起的高脂血症的小鼠乳腺肿瘤发生率增加。在致癌剂对小鼠的致癌作用的始动阶段,增加脂肪量不起作用,但在促发作用阶段,脂肪喂量增加,肿瘤增长迅速加快。
    (3)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机体免疫力下降,不能及时清除致癌物质和致癌物诱发的突变细胞,是乳腺癌发生的宿主方面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这是大多数肿瘤包括乳腺癌易发生于中老年的原因之一。
    (4)神经功能状况:乳腺癌病人不少在发病前有过精神创伤,表明高级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可能为致癌剂的诱发突变提供有利条件。
    2.好发部位  乳腺癌多发生在40~60岁的妇女(绝经期前后),男性乳腺癌约占1%。左右两侧均可侵犯,两侧同时发病或先后发生乳腺癌并不少见(有报道占10%)。乳腺癌发生的部位有一定的规律,外上象限占50%,内上象限为15%,外下象限l0%,内下象限5%,中央(乳晕1cm以内)占l7%,3%为弥漫性。
    多中心癌在一组904例材料中占l3.4%(12l例),其中原位癌占2/3,浸润性占1/3。小叶的多中心癌比导管多。如对全乳腺行X线和光镜检查时可发现更多的多中心癌。
    双侧癌在有家族史和浸润性癌者中发生率高,以小叶原位癌为多,达25 %~50%。故认为,一侧发现有浸润癌时应仔细检查对侧,如有可疑包块则应作细胞学检查或采取活检。
    3.组织分类  为便于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将乳腺癌进行分类分级非常重要。但目前乳腺癌分类仍较混乱,其原因是:①乳腺癌镜下表现多种多样。每一癌肿中单一组织像者较少,多是几种形式同时存在,仅凭一两张切片难以确定。因此组织类型只能指突出的类型而不是纯粹的类型。②分类着重点不同,有的按病理形态及有否浸润等分类,有的则着重于组织发生。理想的分类应当是把肿瘤的组织学、临床或其他重要性质结合起来。
    (1)WHO国际肿瘤组织学分类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 “国际肿瘤组织学分类”中有关乳腺肿瘤部分的分类见(表3)。
    (2)全国乳腺癌专业会议制订的病理分类  1997年6月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中华病理学杂志主办的“全国乳腺病理专题学术研讨会”,经专家、学者充分讨论提出有关乳腺增生症及乳腺癌组织学分类的推荐方案(简称舟山会议推荐方案),见(表4)。
    4.组织病理学  各型乳腺癌的组织学特点扼要。
    (1)非浸润性癌:根据生长部位有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两种。
    ①导管内癌(intraductal carcinoma):导管内癌是一组不侵犯周围间质的乳腺导管癌。镜下见位于扩张的乳腺管腔内,基底膜完整,其形态具有5种特征性,可在同一病例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型混合。
    A.实体型管内癌:扩张的导管内充满无极性的细胞团,癌细胞一般大小相对一致,但癌细胞较小,中央一般无坏死区(图3A)。
    B.粉刺型管内癌:其管内充满细胞团,中央见明显坏死,形成一团颗粒状嗜酸性无结构物质,并夹杂嗜酸性的核碎屑;周边部癌细胞极性消失,异性形较明显,体积较大;胞核圆形,深染;核分裂相常见,有时核呈空泡状,核仁清楚(图3B)。
    C.乳头状管内癌:乳管明显扩张,癌细胞自管壁呈乳头状伸入管腔,乳头中心无纤维间质,癌细胞可大可小,排列紊乱,核染深,胞浆呈伊红色且丰富(图3C)。
    D.管状型管内癌:癌细胞在管内排列成大小相似的圆形、椭圆形小腺叶管状结构,上皮呈单层立方状细胞;胞浆红染,核着色深,分裂相少见;腺管之纤维组织增生或呈玻璃样变。
    E.筛状形管内癌:癌细胞充满扩张的管腔,形成大小不等,形态一致的结构;其间质形成许多大小不一圆形腔隙,状如筛孔;核分裂相及坏死少见(图3D)。
    ②小叶原位癌(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是一种累及小叶内末梢导管而没有间质浸润的癌肿。病变可累及1个或几个小叶,小叶增大,腺管增粗,聚集成簇,末梢导管内充满着松散排列的癌细胞,基底膜完好,其外无肌上皮围绕(图4)。依细胞形态的不同可分为:
    A.甲型小叶癌:由大小一致的圆形细胞构成,细胞体积较正常细胞为大,境界清楚,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含中等量染色质,着色,核分裂相少见,胞浆量中等,呈空泡状,似Paget细胞。
    B.乙型小叶癌:由大小,形态较不一的大细胞充满管腔,核大浓染,异形明显,核分裂相易见。
    C.混合型者:为在同一病灶内两型并存。
    (2)浸润性癌:镜下见乳腺癌细胞穿透基底膜侵入间质内生长,一般发现的乳腺癌多属晚期。
    ①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ve ductal carcinoma):最常见的乳腺恶性肿瘤。
    A.不典型髓样癌:间质少而实质多,细胞呈片状或条索状排列,细胞体积大而多形性明显,呈圆形、卵圆形或多角形。胞浆丰富,多呈泡状;核大,染色质粗糙,核仁大而明显。癌细胞间只有少量的纤维组织,间质间少有淋巴细胞浸润。癌旁常见并存的管内癌,淋巴和血管内常有癌栓。
    B.单纯癌:实质和间质的比例几乎相等,癌细胞主要排列成不规则的条索或小梁。癌细胞较髓样癌小,较硬癌大。
    C.硬癌:实质少而间质多,间质可占肿瘤的2/3以上,因而瘤体较硬。瘤体常较小,边界不清,呈蟹足伸入周围组织。镜下见大量增生的致密胶原纤维散在分布于不规则的癌细胞条索或单个癌细胞间;细胞体积小,形态不规则;胞界不清,胞浆少;核形态不一,染色较深,周围纤维常发生玻璃样变性(图5A)。
    D.腺癌:实质中腺管状结构占半量以上,癌细胞大小略一致,围成腺管状,腺管形态及层次很不规则,细胞核染色浑,核分裂相多见,胞浆丰富,并可有分泌现象(图5B)。
    ②浸润性小叶癌(infiltrative lobular carcinoma):镜下见癌细胞与原位癌相似的浸润癌,通常由小叶原位癌发展而来,即小叶原位癌的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生长。多见于绝经期后老年妇女,绝经前妇女少见。好发于乳房的外上象限和乳晕附近。
    镜下所见圆形或椭圆形一致的小癌细胞,呈条索状或单行线状排列,有时环绕腺管呈同心圈状排列。癌内纤维间质较丰富。有时可见并存的小叶原位癌,有助于浸润性小叶癌的诊断(图6)。
    ③髓样癌:实质多而间质少,甚至缺水。癌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多角形;核大,呈空泡状,核仁明显,胞浆丰富,略呈嗜酸性。胞界不清,常相互融合成片状或宽大条索状。核分裂相常见。当癌细胞呈弥漫片状排列时颇似网状细胞肉瘤。有时癌细胞可转向鳞状上皮化生。该项乳腺癌的显著特点是癌间质伴有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有时淋巴细胞甚为丰富,几乎掩盖了癌组织或误认为淋巴结内的转移癌(图7)。
    ④黏液癌(mucinous carcinoma):可分局限型和弥漫型2种。
    A.局限性黏液癌:因在癌内含有多种细胞外黏液,而得名。源于乳腺导管又分单纯型和混合型。局限性单纯型黏液癌,其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外黏液,黏液内散在单个黏液细胞或癌细胞团索。癌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深染,偏向细胞的边缘,癌细胞可排列成腺管或腺胞状(图8A)。黏液之间纤维间质可多可少,有时伴钙化。局限性混合型黏液癌的癌组织除可见到单纯型黏液癌的特点外,还见与其他乳腺浸润癌并存(图8B),而以单纯癌最为多见。
    B.弥漫性黏液癌:癌细胞所产生的黏蛋白位于细胞内,细胞内的黏液将细胞核挤到一侧,使癌细胞呈指状,故又称印戒细胞。弥漫性黏液癌又分纯粹型和混合性两型。纯粹型印戒细胞癌,由单一的印戒癌细胞构成,癌细胞可排成单行线状,条索状或片状,单个弥散于纤维间质中;混合型印戒细胞癌,除印戒细胞外,同时伴有其他类型的乳腺癌成分。
    ⑤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镜下可见癌组织于扩张的导管内呈乳头状生长,累及导管范围较大。覆盖乳头的癌细胞大小不一,紊乱,呈复层排列。核大小不一,深染,核分裂相亦见,形成的乳头粗细,长短不一样。乳头吻合后形成车辐状或筛状,甚至呈实体状。据生长方式和乳头形状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
    A.长分枝型乳头状癌:较多见,乳头分枝细又长,中心的纤维血管性间质甚少或缺如。
    B.短乳头型乳头状癌:乳头较粗短,癌细胞聚集成小丘状或乳头状伸向管腔,乳头中心有少量或无纤维间质。
    C.车辐状乳头癌:乳头互相吻合形成车辐状。
    D.筛状型乳头癌:癌细胞围成大小、形态相仿的圆乳状,形如筛孔。
    ⑥管状癌(tubular carcinoma):由单层立方或柱状癌细胞排列成小管状,近似正常乳腺管,但大小不等,一般稍有扩张。癌细胞分化良好,大小较一致;胞浆少,均匀红染;细胞表面常有顶浆空虚,偶见分泌物;小管外无肌上皮细胞,小管杂乱地分布于纤维间质内,可向周围脂肪组织内穿透,致使肿瘤边缘呈放射状(图9)。按形态不同,可分下列几型。
    A.硬化性小管癌:特点是病灶小,浸润周围的纤维脂肪组织内的小管由单层细胞构成,管腔扩张,排列紊乱,颇似硬化性腺病假性浸润。
    B.纯粹小管癌:病灶中央为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区,内含少许小管,间质甚少。
    C.混合型小管癌:除小管癌成分外,混有管内癌或浸润性导管癌等微小病灶。
    ⑦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具有双组织形态,由两种形态的细胞构成。腺样上皮细胞,呈立方状或粒状,排列成腺管样结构,胞浆丰富,呈细颗粒状,胞核大而浓染。另一种为基底细胞样肌上皮细胞,细胞小而较一致,呈卵圆形、短梭形,胞浆少而淡染,核染色深、无核仁。细胞排列成巢状,巢内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囊腔,状如筛孔。囊腔内含疏松胶原纤维或黏液样物,奥辛兰染色强阳性,PAS染色阴性。此外,这些瘤细胞亦可形成小叶状、条索状或实性团块,间质成分不一,或为疏松透亮的胶原纤维,或为黏液样,或为微密的结缔组织,甚至可发生玻璃样变。
    ⑧脂质分泌性癌(lipidsecretory carcinoma):较少见,根据细胞形态不同,可分3型。
    A.组织细胞样型:细胞大而透亮,胞浆呈空泡或泡沫样,内含中性脂肪,油红O染色阳性,PAS染色阴性。细胞聚集成团块或索状,有时在扩张的导管内见多层的泡沫细胞,中央坏死,状如粉刺癌。
    B.皮脂腺样型:癌细胞浆内含有不规则的大空泡,可染油红O,核异形明显,细胞呈巢状或腺泡状排列,但无腺腔形成。
    C.大汗腺样型:核内细胞顶部伸出,在扩张的导管内含有大汗腺样细胞,核异形性明显。胞浆及管腔内除有PAS阳性黏多糖外,尚有染油红O的中性脂肪。
    ⑨大汗腺样癌(apocrine carcinoma):组织形态与皮肤大汗腺癌组织极为相似,由大而边界清的多角形细胞构成,胞浆丰富,强嗜酸性,呈均匀红染或颗粒状,有时可见有顶浆凸起。细胞核大而怪异,呈轻至中度的间变,核仁明显,并有核分裂相。癌细胞可排列成腺管或腺泡状,其内可含有PAS阳性黏多糖,瘤细胞的基底部可有肌上皮细胞(图10)。
    ⑩化生型乳腺癌(metaplastic mammary cancer):在肿瘤中除了可以见到的浸润性导管癌以外,还可见到不同类型的化生性改变,常见类型有2种。
    A.鳞状细胞癌:在组织学上与其他鳞状细胞癌无区别,分化好的由胞浆丰富的多角形大细胞构成片状、岛屿状细胞巢,巢内可见有角化球,细胞间有细胞间桥(图11A)。胞浆呈均质颗粒状,胞核奇异,可见核分裂相,有时可见导管上皮与鳞状细胞癌过渡的移行并存。分化差者细胞呈梭形,弥漫分布,颇似肉瘤
    B.软骨及骨化癌:除骨及软骨样化生的癌外,尚见其他上皮性癌成分,并见两者移行过程。这是与真正乳腺的骨及软骨肉瘤相区别之处(图11B)。
    (3)乳腺Paget病:其病理表现为:①乳头表皮层Paget细胞浸润;②乳腺深层组织中有浸润性癌存在;③两者之间有大导管内癌。派杰细胞一般不侵犯表皮下结缔组织,仅引起一定反应,如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等。在镜下Paget细胞在乳头表皮内呈单个散在或成团状,细胞体积大,圆形或卵圆形;胞浆丰富而透亮,常呈气球状;细胞核大而肥胖,染色深,核仁明显,核分裂相易见。早期该细胞位于基底层内,随着病变进展可达表层。癌细胞偶见呈腺样排列,个别细胞内可出现黑色颗粒。
    5.组织学分级  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早已引起肿瘤学家的重视。恶性上皮性肿瘤的分化程度与预后的关系,于1920年由Broders提出,他发现了唇部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和病人预后之间的关系。1925年,Greenougn首先将分级方法应用于乳腺癌,根据乳腺癌组织学和细胞学的表现将乳腺癌分成三个不同的级别,但分级方法特别复杂,需估计腺管形成的量、细胞的分泌活动、细胞和核大小的变化、核的染色质和核分裂活动的情况。1928年,Paterr和Scarff修改了Creenougn的方法,提出利用3个参数进行分级,即腺管的形成,核的大小、形状的变化和核的深染。1957年,Bloom和Richardson提出利用计分法来进行分级,共设3个分级的参数,如腺管的形成、核的多形性、深染的核和分裂相的多少,每个参数内设1,2,3分,然后将3个参数的得分相加得一总分,总分3~5分为I级(低度恶性),总分6~7分为Ⅱ级(中度恶性),总分8~9分为Ⅲ级(高度恶性),它们显示组织学分级与5年生存率、10年生存率、15年生存率有密切的关系,这分级方法较广泛地被采用了。这方法较容易掌握,但缺少量的标准,如对腺管形成及核的多形性程度的判断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重复性和一致性较差,这也是乳腺癌分级不能像分类那样在常规诊断中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如Contesso等5个病理学家分级的重复性只有65%,在光镜下要确定腺管形成的多少、核的多形性和深染的程度,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要取得一致的可以重复的结果较为困难。理想的分级方法要能重复、不同病理学家分级的结果和观察者本人先后多次分级的结果要一致,且和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此后,对分级的重复性和一致性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199l年,Elston和Ellis提出了腺管形成数量打分的客观标准,腺管为肿瘤内的主要组成分(>75%)为1分,占中等量(10%~75%)为2分,仅有少量或无腺管形成(<10%)为3分。但对腺管的认识也需明确,注意别将皱缩的裂隙判断为腺管。核的多形性程度较难定出一个客观的量的标准,Elston等提出与周围正常乳腺上皮作比较,核小、边缘规则、核染色质均匀打1分;细胞较正常乳腺上皮大,有空泡状核及核仁见到,细胞大小和形状有中等度的变化打2分;当细胞大小、形状有明显变化,特别当有巨核及畸形核出现时打3分(也可见到空泡状核及核仁)。核分裂数一般以每10个高倍视野的核分裂数为标准,但各病理学家标准的差异颇大,如Elston的标准是1~9/10HPF、为1分,10~19/10HPF为2分,>20/10HPF为3分。WHO的标准是:0~5/10HPF为1分,6~10/10HPF为2分,>11/10HPF为3分。SBR的标准是:1/10HPF为1分,2/10HPF为2分,>2/10HPF为3分。
    以下为不同的分级标准:
    (1)SBR分级标准:
    ①分化程度估计根据形成腺管或乳头的能力:
    整个肿瘤可看到为1分。
    不容易发现为3分。
    1分与3分之间为2分。
    ②多形性:
    核规则、类似乳腺上皮为1分。
    核明显不规则,有巨核、畸形核为3分。
    1分与3分之间为2分。
    ③核分裂数×400:
    1/10HPF为1分。
    2/10HPF为2分。
    >2/10HPF为3分。
    (2)WHO分极标准:
    ①腺管形式:
    >75%为1分。
    10%~75%为2分。
    <10%为3分。
    ②核的多形性:
    核小、规则、形态一致为1分。
    核的形状、大小有中等度的变化为2分。
    核的形状、大小有明显变化为3分。
    ③核分裂数×400:
    0~5/10HPF为1分。
    6~10/10HPF为2分。
    >11/10HPF为3分。
    (3)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的分级标准:
    ①腺管形成:
    有多数明显腺管为了1分。
    有中度分化腺管为2分。
    细胞呈实性片块或条索状生长为3分。
    ②细胞核大小、形状及染色质不规则:
    细胞核大小、形状及染色质一致为1分。
    细胞核中度不规则为2分。
    细胞核明显多形性为3分。
    ③染色质增多及核分裂相×400:
    1/10HPF为1分。
    2~3/10HPF为2分。
    >3/10HPF为3分。
    6.乳腺癌的转移和播散  乳腺癌转移和播散主要有4种途径。
    (1)局部浸润:局部浸润亦称直接蔓延,指恶性肿瘤自原发部位,沿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神经束支蔓延其附近,并破坏其邻近组织或器官,局部浸润的结果是肿瘤体积不断增大,周围的乳腺组织、皮肤、胸肌、肋骨等受累。因皮肤浸润常见的临床表现有:①乳头皮肤湿疹样改变;②桔皮样改变;③皮肤溃疡;④皮肤出现卫星结节;⑤炎症样表现(可以出现红肿)。除此尚可侵犯胸肌,胸肌受侵多由肿瘤穿过胸肌淋巴管浸润所致。侵犯胸肌的肿瘤向深层浸润,可累及肋间肌、前锯肌和肋骨等,表现肿瘤与胸壁固定。
    (2)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是乳腺癌的主要转移方式,其转移途径和范围是判断预后的主要指标。淋巴转移程度是指导乳腺诊断、分期、外科治疗和放疗与化疗重要的参考依据。
    ①淋巴结侵犯:瘤细胞一旦侵入淋巴管后,一方面可在淋巴管内停留,继续生长繁殖,并引起淋巴管阻塞而致淋巴液反流,导致癌肿在乳房内扩散及皮肤水肿;另方面癌细胞迟早会以栓子形式转移至区域淋巴结,导致癌肿的淋巴道扩散。
    在局部淋巴结,瘤细胞可有不同的命运:A.瘤细胞可因宿主防御作用而使细胞死亡;B.瘤细胞以潜伏状态存活下来而不发生转移;C.瘤细胞不在局部淋巴结停留,继续向远处淋巴结转移;D.瘤细胞在局部淋巴结内繁殖形成转移瘤。
    癌细胞进入第一站淋巴结后,大部分停留在淋巴结输入侧的边缘窦内,附着在窦内皮细胞上开始分裂繁殖,进一步达到髓窦。肿瘤在淋巴结内生长,一般是呈进行性发展的,最终可使淋巴结原有结构部分或完全被瘤细胞所取代。在边缘窦的淋巴结内生长的瘤细胞可浸润到淋巴结皮质,也可穿破淋巴结被膜侵犯淋巴结外的结缔组织。癌细胞破坏淋巴结,可通过输出到达第二站淋巴结。
    ②淋巴结转移规律:首先转移到同侧腋窝淋巴结,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单独发生,亦可与转移至其他部位淋巴结或血行转移同时出现。瘤细胞最常出现于腋窝淋巴结中央群淋巴结。肿瘤位于乳腺外侧半和乳晕区者,转移至腋窝淋巴结者较其他部为高。临床分期越晚,腋窝淋巴结转移越高,肿瘤越大腋淋巴结转移率越高。但有时亦不绝对如此,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率很低,而某些小的浸润癌,却有较大的淋巴结转移。
    ③组织学类型与腋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与腋淋巴结转移亦有关系,非浸润型,早期浸润型,浸润特殊型及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其淋巴结的转移率依次递增。另外年青病人比高龄病人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
    ④内乳淋巴结转移特点:既往认为来自乳腺内侧的肿瘤,淋巴转移的第一站是内乳淋巴结。目前认为,不同部位的乳腺癌皆可发生内乳组淋巴结转移。内乳淋巴结转移具有以下特点:A.手术发现乳腺癌的内乳淋巴结转移可达25%,晚期癌瘤转移率更高;B.乳腺中央和内侧转移率高;C.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数目越多,则内乳淋巴结转移的也越多。临床分期越晚,内乳淋巴结转移率也越高。
    锁骨上淋巴结及对侧淋巴结转移,均属晚期病例,乳腺癌有该组淋巴结转移时预后差,且多伴有远处转移,因此在最新的TNM分期中,将其列为M1
    (3)血行转移:
    ①转移发生的机制:瘤细胞侵入血管,首先黏附动脉和毛细血管的内膜上。局部血管内皮损伤对癌细胞的黏着起到促进和加强作用。癌细胞黏着在血管内膜,形成血栓,经过一段生长繁殖,浸润血管壁。癌细胞达到血管外后,可繁殖分裂,形成体积不大的癌细胞团,依靠弥散作用,从体液中吸取营养,即而形成转移灶。
    ②血行播散的易发部位:根据天津肿瘤医院的统计,以肺及胸膜、肋骨、肝和脑为最多。
    肺和胸膜(约占52%)的转移在临床上很难区别,肺转移多是分布周围肺野,呈多发结节,胸膜常无症状,可出现胸闷、咳嗽、血痰和咯血及有胸水等现象。
    肝转移(约13%)可由血行或淋巴转移,早期肝无肿大,肝功能无异常,后期肝肿大明显,肝区疼痛,一般情况恶化,可在数月内死亡。
    骨转移占第2位,约为28%。椎体、肋骨和骨盆是常见的转移部位,癌灶呈不规则的骨质破坏,类似虫蚀样改变,主要是疼痛,继之出现转移的骨骼形态和功能的改变。
    脑转移比较少见,约5%左右,有脑膜和脑实质转移,转移可出现颅压高的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障碍、抽搐甚至昏迷
    此外,卵巢、腹膜,皮肤或皮下结节,眼、心包等其他部位亦可发生乳腺癌转移灶。
    (4)种植转移:可因肿瘤穿刺、手术等操作不慎,使癌细胞脱落,造成体表或切口部位的种植。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乳腺癌的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表现出局部及全身症状。而且不同病理类型,症状及体征不尽相同。
    (1)肿块:是乳腺癌的首发症状。国外报道,多数肿块位于外上象限(47%~50%),其次是内上及乳头乳晕区(分另为12%~15%、15%~22%)、下方较少。国内报道(1980)乳腺癌肿块部位,外上象限36.1%,内上16.9%,中上12.4%,外下6.1%,外中5.5%,内下4.1%,内中2.8%,下方2.7%,全乳2.9%。肿块大小不一,以2~3cm大小比较常见,肿块多为单发,偶可多发。肿块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欠清,也可表现为扁平状,表面呈结节状。有的特殊型癌,可肿块较大,光滑、活动,边界清楚等。一般都为硬结,髓质癌可软,乳腺癌活动度都较差,位于乳房深部的更差,如果侵犯胸肌或胸壁则活动范围更小,甚至不活动(完全固定)。
    (2)疼痛:多数乳腺癌患者缺乏疼痛症状。Donegun等报道1205例乳腺癌患者中,有疼痛者仅58例(5%)。Ackerman等连续观察100例乳腺癌病人,l2例有局部疼痛(12%)。由于疼痛发生较少,乳腺癌不易被早期发现。疼痛常表现为乳腺刺痛,胀痛或隐痛,如癌周伴有乳腺囊性增生也可出现周期性疼痛。作者统计乳腺癌患者有疼痛症状者所占比例稍高,占40.3%,其中胀痛33.0%,刺痛23.8%,隐痛13.1%,余为钝痛、牵扯痛、跳痛等。不同作者报道疼痛发生率的差异可能与临床分期有关,早期患者疼痛症状少见。
    (3)乳房皮肤改变:乳腺组织被位于皮下的浅筋膜所包绕,深浅筋膜之间由Cooper韧带相连。由于浅筋膜与皮肤相连,当乳腺癌侵及乳腺间的Cooper韧带使之缩短时,会牵拉皮肤,使局部皮肤凹陷,如同酒窝,称之为“酒窝征"。另外肿瘤直接与皮肤粘连也可能造成此种情况。酒窝征在乳腺癌较早时即可出现,在患侧手臂上下活动时更为明显,这个征象,是鉴别肿瘤良恶的重要体征之一(图12)。
    ①发红及肿胀:生长较快,体积较大的肿瘤,可出现皮肤表浅静脉怒张。由于瘤组织生长代谢较旺盛,血液供应丰富,肿瘤局部皮温升高。如肿瘤接近皮肤表面时皮肤可发红。如癌细胞阻塞了皮下淋巴管,即可出现皮肤水肿,但水肿部位皮肤毛囊不能随之肿胀而深陷,使水肿的皮肤酷似桔子皮样,故称“桔皮样变” (图13)。
    乳腺癌皮肤红肿以炎性乳腺癌最为典型,此种乳腺癌是各型乳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发展迅速。其特点是皮下淋巴管网内充满癌栓,导致癌性淋巴管炎,使皮肤颜色变为浅红或深红,由局限的一块很快扩展到大部分乳腺,乃至全乳(图14)。触诊时,整个乳腺增厚、变硬,皮温增高,且肿胀、粗糙,有明显的桔皮样变。
    ②皮肤破溃:肿瘤发展到晚期,肿块长大,可使皮肤隆起,如血供不足,随着皮肤发红,变薄,可发生破溃。瘤体较小的癌如硬癌、单纯癌等溃疡一般较小。较大的癌肿破溃后,随着大量坏死组织及血性液体的排出,可在肿瘤上形成一个溃疡型的深洞。有的破溃后皮肤外翻,肿瘤组织呈菜花状。如继发感染,即发出腐败臭味。患者常伴疼痛,有时剧痛难忍。由于创面有大量的坏死组织及血性分泌物渗出,患者常因此出现消瘦、贫血征象。此症属晚期表现,但并非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图15)
    ③皮肤结节:由乳腺癌局部扩散引起。结节分布在病变周围的皮肤时,称卫星结节,它是癌细胞沿淋巴管、乳腺导管或皮下筋膜梁索直接浸润于皮肤所致。不同于晚期乳腺癌广泛转移时,通过血运转移到皮肤上的结节。卫星结节可单个或数个,后者多呈分散分布。
    ④铠甲癌:数个皮肤结节融合成片,可使皮肤变得硬而厚,表面粗糙,呈暗红色,一般不破溃,亦不太疼痛。成片的硬块可覆盖整个患侧胸壁,并可延及腋窝至背部,甚至可超过胸骨中线,延伸到对侧胸壁。厚硬成板块的皮肤好似古代士兵所穿的铠甲,故称为铠甲癌(图16)。它紧压胸壁,如面积较大,可使呼吸受限。此属乳腺癌的晚期表现,比较少见。如出现此种情况,治疗很难奏效。
    (4)乳腺轮廊改变:当肿块较大时,乳腺可有局部隆起,乳腺增大。当肿瘤累及皮肤或胸肌时,可使乳房变硬,缩小。病人端坐时,患侧乳腺可提高。这些都是乳腺癌的晚期表现(图17)。
    (5)乳头乳晕改变:
    ①乳头回缩及朝向改变:生长在乳头下或导管旁的乳腺癌,侵及导管或周围的纤维组织,使之挛缩,可致乳头回缩、凹陷或乳头朝向改变。朝向改变与肿瘤的位置有关,如癌肿在乳头的正下方,乳头就可能回缩,如肿瘤在乳腺导管旁,当导管及纤维组织挛缩时,乳头便向瘤侧偏移。乳腺癌所致的乳头下陷与先天性乳头内陷不同。后者经常可用手牵拉提出,而乳腺癌所致的乳头回缩不可能被拉出,而且凹陷的乳头下或周围可扪及肿块。除乳腺癌外.其他一些疾病如乳腺导管扩张症及慢性炎症等也可产生乳头同缩,应仔细鉴别(图18)。
    ②乳头的湿疹样改变:此种改变是乳腺湿疹样癌(Paget病)的典型表现。最初为乳头瘙痒,乳头上皮增厚、脱屑、渗液,逐渐出现糜烂,糜烂而反复结痂、剁脱,乳晕皮肤剥脱后出现红色肉芽,乳头可慢慢变平,最后消失。部分患者可在乳头或乳晕下扪及质硬的肿块,这是瘤体之所在。
    (6)乳头溢液:非哺乳期的乳头溢液多数为病理性的。在乳腺疾病中,乳头溢液的发生率为7%~10%(Rosato,1986),Leis等(1989)报道8703例经手术治疗的乳腺疾病中,乳头溢液者占7.4%。乳头溢液的患者中,乳腺癌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约为2%~45%。平均15%左右。乳头溢液伴肿块者,乳腺癌所占的比例较大。据Rosato等(1986)报道,乳头溢液伴肿块者乳腺癌发生率约为33%~37%。不伴肿块者,乳腺癌的发生率为10%~15%。Leis(1989)报告,在乳腺癌患者中,伴乳头溢液者80%可摸及肿块,无肿块者为12%~20%。尽管如此,对未伴肿块的乳头溢液仍不能忽视。李云英等(1996)曾报告136例,T0期的乳腺癌病人中,以乳头溢液为主诉者65例,占50%。作者统计925例乳腺癌,乳头溢液者占8.1%。
    乳头溢液可能是一些早癌,特别是导管内癌的首发症状。50岁以上,有单乳单导管溢液者,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据报道,其发生率可高达51%(Leis,1959)。因此,对年龄较大,伴乳头单孔溢液者最好早作手术治疗。
    乳腺癌伴乳头溢液的性质多种多样,但以浆液、血性为多。溢液多是自发性、间歇性的,多为单侧、单乳、单孔。
    (7)区域淋巴结肿大:
    ①腋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转移灶较小时,淋巴结不肿大,或肿大不明显,较难触及。转移病变一般是累及胸肌外侧淋巴结,容易发现,而位于胸小肌后或锁骨下淋巴结则由于有胸肌覆盖,触诊较为困难,一般仅见局部丰满或隆起,触诊时局部发硬。转移淋巴结触之多较硬,不规则,或有2个或3个互相融合,或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欠佳,晚期可侵犯皮肤。若乳房触不到肿块,而以转移淋巴结为首发的乳腺癌,称为隐匿形乳腺癌。
    ②锁骨上淋巴结:一般继腋窝淋巴结之后发生,转移淋巴结多位于左侧锁骨上窝或右侧锁骨上窝,病灶较硬,一般较小,也有较大者,为单个或多个融合,不论大小如何,均有临床意义(图19)。锁骨上淋巴结是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国际分期已列为远处转移,不属于局部侵犯的范畴。
    ③内乳淋巴结:转移常不显著,术前无确诊的方法,只有肿瘤生于乳房内半部时,则在超根治于手术时才能发现。
    ④上肢水肿由腋窝淋巴结广泛转移:常压迫累及淋巴管,造成上肢淋巴回流障碍,引起上肢的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晚期表现。触诊可触到腋窝或锁骨上有固定、融合肿大的转移淋巴结。
    (8)远处转移表现:乳腺癌可经血液或淋巴途径发生远方转移,好发部位以肺、胸膜、骨、肝、脑及软组织较多见,偶尔也可出现在心包、肾、肾上腺、胰、腹膜、卵巢、子宫等器官,远处转移是乳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①肺及胸膜转移:肺是乳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常表现为结节性多发转移,多为双侧。开始可无任何症状,当转移灶较大或累及的范围较广时,可出现咳嗽及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等;少数可表现为癌性淋巴结炎,即肿瘤细胞沿血管和支气管周围及胸膜和淋巴管道扩散到肺。此种类型的肺转移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常伴有严重的低血氧和换气困难,此种类型发展较迅速,预后较差。
    肺及胸膜转移二者在临床上难以区分,胸膜转移可继发于肺转移。晚期乳腺癌病人发生恶性胸水者约50%,多数为单侧,可发生于原发乳腺癌的同侧,也可发生于对侧,主要表现为咳嗽,疲乏、虚弱、呼吸困难,部分患者有胸痛。
    ②骨转移:骨是乳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最易受累的部位依次为脊柱、肋骨、骨盆及长骨,亦可出现在肩胛骨、颅骨等。主要表现为疼痛。患者常因腰背痛,下肢疼痛或肩痛而误认为风湿痛、肩周炎或骨质增生等病,直到出现严重功能障碍或病理性骨折时才到医院检查,因而延误了诊断及治疗。因此,凡乳腺癌患者出现某部位骨性恒定疼痛时,应考虑骨转移的可能性。
    ③肝转移:肝转移灶较小时,并无特殊症状,当肿块较大,或较广泛时可出现肝肿大、肝区疼痛、食欲下降、腹胀等。晚期可出现黄疸腹水等症。
    ④脑转移:脑转移主要表现为脑膜及脑实质转移,头痛及精神状态改变是常有的症状,并可出现脑功能不全,视力障碍等。如脊膜受到侵及可出现背痛、感觉障碍、膀胱功能障碍、排尿困难等。
    2.临床分期  根据乳腺癌的病期制定的临床分期对于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评定疗效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因此,合理的分期方案必须满足下列要求:①简单易记;②不同病期的自然病程在统计学上有明显的差异;③不同期别的治疗策略有所差异;④用于分期的指征容易获得并与客观情况有较高的吻合性。目前最常用的国际TNM分类分期是为统一治疗设计和分析治疗效果,国际间共同遵守的方案。
    (1)TNM分期系统的一般法则:TNM分期系统主要依据为疾病所累及的解剖范围,分类仅适用于癌,并需组织学证实。
    T(Primary tumor):原发肿瘤的范围,应有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的资料。
    N(regional nodes):区域淋巴结,分类依据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M(metastasis):远方转移状况,应根据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TNM主要为治疗前分类,手术后组织病理学分类列以PTNM表示,这一分类法是基于治疗前所获得其他依据来补充修正。由于乳腺癌位于体表,原发肿瘤的大小较易测定准确,其区域淋巴结也较易准确地触知并估计转移情况。1978年天津乳腺癌座谈会上同意国内使用国际TNM分期法,目前仍在我国大部分医院执行这种分期法。
    (2)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类分期:
    ①临床分类:
    T:原发肿瘤。
    Tis浸润前期癌(原位癌),非浸润性导管癌,非浸润性小叶癌,局限于乳头乳腺实质内无明显肿块的Paget病,(若有乳腺内肿块的Paget病,则依据肿块大小分类)。
    T0乳腺内未触及肿瘤。
    T1肿瘤最大直径≤2.0cm。
    T1a与胸肌筋膜或胸肌无粘连。
    T1b与胸肌筋膜或胸肌有粘连。
    T2肿瘤最大直径>2.0cm,但≤5.0cm。
    T2a与胸肌筋膜或胸肌无粘连。
    T2b与胸肌筋膜或胸肌有粘连。
    T3肿瘤最大直径>5.0cm,或肿瘤为两个或更多。
    T3a与胸肌筋膜或胸肌无粘连。
    T3b与胸肌筋膜或胸肌有粘连。
    T4无论肿瘤大小,只要直接侵犯胸壁或皮肤,胸壁指肋骨,肋间肌和前锯肌,不包括胸大肌。
    T4a肿瘤与胸壁固定。
    T4b乳房皮肤水肿、浸润或溃疡(包括桔皮样变,或局限于同侧乳房的卫星结节)。
    T4c包括T4a和T4b均存在。
    T4d炎性乳腺癌。
    Tx肿瘤灶已被切除,资料不详。
    N:区域淋巴结。
    N0同侧腋窝未触及活动的肿大淋巴结。
    N1同侧腋窝有活动的淋巴结。
    N1a考虑淋巴结内无转移。
    N1b考虑淋巴结内有转移。
    N2同侧腋窝淋巴结融合成团或与其他组织粘连。
    N3同侧锁骨上、下淋巴结内转移或有上肢水肿(上肢水肿或因淋巴管阻塞所致)。Nx淋巴结情况不详。
    M: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证据。
    M1有远处转移,包括皮肤浸润超过同侧乳房。
    M1用下列标志进一步指明范围:
    肺PUL:骨髓MAR;骨OSS;胸膜PEL;肝HEP;腹膜PER;脑BRA;皮肤SKI;淋巴结LYM;其他OTH。
    ②临床分期:
    Tis原位癌:乳头Paget病,非浸润性导管癌,非浸润性小叶癌。
    Ⅰ期  T1a N01aM0
    T1b N01bM0
    T0 N1bM0
    Ⅱ期  T1a1bN1bM10。
    T2a2b N01aM。
    T2bN1bM0
    Ⅲ期  任何T3和任何NM0
    任何T和任何N2M0
    任何T和任何N3M0
    Ⅳ期  任何T,任何N,M1
    (3)美国癌症联合会(TJCC)与国际抗癌联盟联合制定的TNM分类分期:
    ①TNM分类:
    T:原发肿瘤。
    Tx 原发瘤未确定。
    T0 原发瘤未触及。
    Tis 原发癌: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或未触及乳头Paget病(有肿块者按肿块大小分类)。
    T1 肿瘤直径最大≤2.0cm。
    T1a 肿瘤最大直径≤0.5cm。
    T1b 肿瘤最大直径<1.0cm,>0.5cm。
    T1c 肿瘤最大直径>1.0cm,但≤2.0cm。
    T2 肿瘤最大直径>2.0cm,<5.0cm。
    T3 肿瘤最直径>5.0cm。
    T4 不论肿瘤大小,只要直接侵及胸壁及皮肤者(胸壁指肋骨,肋间肌及前锯肌,不包括胸肌)。
    T4a 侵犯胸壁。
    T4b 乳房皮肤水肿(包括桔皮样变),溃疡及同侧乳房出现卫星结节。
    T4c 以上两种情况共存(T4a+T4b)。
    T4d 炎性乳腺癌。
    N:区域淋巴结。
    Nx  无法对区域淋巴结作出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可触及。
    N1 同侧腋窝有单个或多个转移淋巴结。
    N2  同侧腋窝有单个或多个相互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的转移淋巴结。
    N3  同侧单个或多个内乳淋巴结转移。
    M:远处转移。
    Mx 不能确定有无远处转移。
    M0  没有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包括同侧锁骨上单个或多个淋巴结转移)。M1时用相应的符号标记出具体部位。
    ②TNM分期:
    0期 TisN0M0
    Ⅰ期  T1 N0M0
    Ⅱa期  T0N0M0
    T1N1M0
    T2N0M0
    Ⅱb期  T2N1M0
    T3N0M0
    Ⅲa期  T0N2M0
    T2N2M0
    T2N3M0
    T3N1M0
    Ⅲb期  T4任何NM0
    任何TN3M0
    Ⅳ期  任何T任何NM1
    ③病理分类(PTNM):
    PT  原发肿瘤(与上述T分类一致)。
    PN  区域淋巴结。
    PNx  无法对区域淋巴结作出的病人(包括淋巴结前已切除或没有切除的淋巴结供病理研究)。
    PN0  组织学检查无区域淋巴结。
    PN1  同侧腋窝可触及转移的单个或多个淋巴结。
    PN1a  只有微小转移(<0.2cm)。
    PN1b  有1个或多个转移灶(>0.2cm)。
    PN1bi  有单个或3个淋巴结转移,任何一个均>0.2cm,但转移淋巴结直径为<2.0cm。
    PN1bii  4个或4个以上的转移淋巴结,任何一个转移灶均>0.2cm,但转移淋巴结直径均<2.0cm。
    PN1biii  转移灶1个已侵出淋巴结包膜,但淋巴结最大直径均<2.0cm。
    PN1biv  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2.0cm。
    PN2  同侧腋窝转移淋巴结相互融合或侵及其他组织粘连固定。
    PN3  同侧内乳区淋巴结有转移可触及。
    PM  有远处转移(与上述分类一致)。
    ④病理分期:
    0期  TisN0M0
    Ⅰ期  T1N0M0
    Ⅱ期  T0N1M0
    T1N1M0
    Ⅱa期 T0N1M0
    T1N1M0
    T2N0M0
    Ⅱb期  T2N1M0
    T3N0M0
    Ⅲa期  T0N2M0
    T1N1M0
    T2N1M0
    T3N12M0
    Ⅲb期  T4任何NM0
    任何TN3M0
    Ⅳ期   任何T任何NM1
    (4)影响TNM分期准确性因素:
    ①影响T分类的因素:除临床对原发瘤大小触诊准确性外,还与A.乳房大小、悬垂程度、乳房实质的比例等乳房本身的因素有关;B.与原发肿瘤的大小、形状、质地、部位等肿瘤本身因素有关。如大的、圆而质硬、位于乳房较表浅或乳腺腋尾部以及乳房周边部位的肿瘤较易准确触及,而对大小、片膜状的而质地较韧、位于乳房中央而深在的肿瘤则相反。另外临床医师触诊与X线片上所见到的肿瘤大小间可有差异,这是由于触诊所及的乳房肿瘤,往往包括了肿瘤周围的结缔组织,肿瘤偏大,这种征象称为Lebourgne’s征,这种偏差往往与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肿瘤的大小有关。
    对于乳腺原发瘤已切除的病例,不宜根据病人原肿瘤大小进行T之分类。为了分类准确的严肃性,除原发肿瘤切除与决定性治疗为同一医疗小组外,则应一律以Tx分类为宜。
    ②影响N分期的因素:主要因素为腋窝淋巴结的临床检查与组织学检查之间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两者不一定相吻合,一般误差为30%左右。众多研究资料均说明这种转移淋巴结为阴性者,对预后无影响。
    ③影响M分期的因素:目前所有检查手段均对微小远处转移灶检出无意义,此因素只是相对而言。

并发症

并发症: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生物学及生物学标志的检查  生物学标志系指肿瘤细胞产生的物质,或与肿瘤存在密切相关的物质及生物学现象。理想生物学标记物应具备以下条件:①高度特异性,主要作用于特定肿瘤;②高度敏感性,微小的肿瘤即可显示血中标记物的量变;③肿瘤细胞减少或死亡,直接影响血中标记物的含量;④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强。
    (1)癌胚抗原(CEA):乳腺肿瘤细胞可产生并分泌CEA,各种组织类型的乳腺癌都可显示CEA染色阳性,CEA主要分布在细胞浆,并可见于细胞膜。CEA强阳性染色经常存在于肿瘤的导管内成分或肿瘤边缘,肿瘤相邻区的泡沫细胞以及导管和细胞内的分泌液亦常显示CEA阳性。
    乳腺癌病人血清CEA测定特异性、敏感性不强,是因为癌细胞产生的CEA全部分泌到腺管,经腺管吸收后进入血液即已被稀释,加之肝脏代谢,则浓度甚低。因此不适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检出。
    早期诊断的效果:①发现乳腺癌病人乳头溢液中含有大量CEA,远远超过血清CEA均值(15.51ng/ml)。②如以CEA均值100ng/ml作为阳性阈值,则癌诊断率可达85.71%。③T0乳腺癌并有早期诊断价值。总之该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是目前较有效的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的方法。
    (2)铁蛋白(FT)和降钙素(CT):FT正常值为100ng/ml, CT的正常值为50pg/ml,为阳性阈值,若与CEA联合检查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率,尤其对T0期乳腺癌诊断阳性率可达90%。对微小癌的诊断率也有提高,与X线比较诊断阳性率更高。
    (3)癌基因蛋白和激素受体均对乳腺癌诊断有意义,C-erbB-2的阳性率及ER、PR均有意义。
    2.病理检查
    (1)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多用于单乳乳头溢液者。溢液细胞学检查,经济方便,其诊断准确率在40%~70%,但假阳性率小于4%,诊断阳性多可确诊。有人强调裸核为癌特点,核分裂像也是恶性标志之一。细胞生长迅速,乃邻近细胞强力挤压的结果,造成细胞相嵌现象,是恶性肿瘤的重要表现。
    (2)刮片细胞学检查:对乳头乳晕有湿疹样病变的患者可作印片或刮片检查,如能查见Paget细胞,有助于诊断湿疹样乳腺癌。
    (3)针吸细胞学检查:阚秀(1993)报告,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的准确率为76.3%,假阳性率小于1%。一旦针吸发现癌细胞即可确诊,但阴性不能排除癌。对性质不定的乳腺肿块,均可做针吸活检,Dawson等(1998)认为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是对年轻妇女乳腺病灶的较理想的检查方法,可避免延误诊断,改善病人预后。
    (4)切除活检:临床检查高度怀疑为恶性者,最好住院。在做好根治性手术准备的情况下,先切除肿瘤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送快速冰冻活检。一旦明确为乳腺癌诊断,一次性行根治性手术。只有对怀疑乳腺肿瘤良性可能较大者,才可在门诊局麻下切除肿瘤送检,但如证实为恶性则需尽快入院行根治性手术。
    对于临床未扪及肿块,仅X片上显示可疑恶性病灶者,可在X线立体定位下通过穿刺针插入带钩金属丝定位以提高切取的准确性,定位后切除金属钩所在部位组织作冰冻及石蜡切片。这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5)乳管内镜咬取活检:据Kohji Enomoto报道(1996),对乳头溢液者用导管内精细纤维内镜检查,发现肿物时咬取活检,认为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阴性不能排除癌。国内尚未见开展此项检查的报道。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1.乳腺癌的X线检查
    (1)乳腺X线摄片  是一项较成熟的检查方法,优点是影像清晰、直观,能发现某些无任何临床表现的早期乳腺癌。对乳腺癌的确诊率可达80%~90%。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和乳腺癌早期诊断方面,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能够取代它,现常用的有钼靶和干板摄片2种方法。X线平片有以下特征时,要考虑为乳腺癌。
    ①肿块影:乳腺癌的肿块影多表现为不规则或呈分叶状,无明显界限,中心密度高,有的其边缘有短的毛刺,外突而呈星状表现。或有僵直的索状带向外周延伸。有时肿块周围结构紊乱变形,可出现砂粒样钙化,有时可见增粗扭曲的血管影,或可见到临近皮肤增厚凹陷或乳头凹陷。不过也有部分乳腺癌肿块边界清楚而周围无浸润改变,此种情况常见于黏液腺癌(图20)。
    ②钙化影:有部分病人临床上扪不到肿块,X片上也可能没有肿块影,而单纯表现为簇状细砂粒样钙化影,或伴有斑片状密度稍高影像,这种情况多见于导管内癌。有资料显示,细砂粒样钙化,其密度大于5个/cm2,大小不一,密度不均,形态怪异多变,动态观察数目增多时,多为乳腺癌。如大于15/cm2即可肯定诊断。Mukadum认为这是早期粉刺癌和导管内癌的惟一证据(图21)。
    (2)乳腺导管造影:乳腺导管造影影像特征可因癌肿的浸润、梗阻、破坏而引起乳腺导管壁僵硬、局部狭窄、管壁不规则破坏或突然中断,或本应呈树枝状分支的导管树整体走向扭曲异常。造影适用于临床检查发现乳头单孔血性、浆液性及水样溢液时(图22)。有碘过敏史者及乳头乳晕区有感染者禁忌作此项检查。
    (3)乳腺淋巴造影:乳腺淋巴组织极为丰富,有一定的回流规律,将造影剂注射乳房的某一部分,可使一定区域的乳腺组织显影,尚不能使全部乳腺显影。先注射少许麻醉药,再在乳头、乳晕下及乳腺实质内注射30%~60%的泛影葡胺,可使病灶周围淋巴管或腋窝淋巴结的淋巴管显影。
    (4)CT和MRI检查:CT检查可能有助于检出小而致密的乳腺肿瘤,MRI亦可用于小乳腺癌检出,都优于普通X线检查,由于二者费用较高,故应用较少。
    2.B超  20世纪70年代以后B超广泛用于临床乳腺检查。因其简便、经济、无创,受到医生及病人的欢迎。典型乳腺癌的B超表现是:不均质的弱回声团块,边界不规则,锯齿状或多形性,内部回声不均,或斑点状改变,一般其周围可伴有强回声带,后部有不同程度的衰减,正常乳腺结构被破坏,肿块处皮肤增厚等。
    3.近红外线扫描(CDI)  对乳腺癌诊断敏感度各家报道不一,从77%到93%,与检查者的熟练程度、认识水平有关。在国内应用较多,有些单位用作乳腺癌大面积人群普查筛选,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可作为乳腺疾病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乳腺癌影像特征:在显示器屏幕上可见到由浅到深灰甚至黑色多个灰度中心的阴影,可大于实际肿块,而且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同时其周边伴有异常的血管影,粗大扭曲中断,呈放射状、条束状、鼠尾状或蝌蚪状(图23)。
    4.液晶热图  有作者报道对乳腺癌确诊率达80%,对小于l cm的乳腺癌确诊率为76.2%。张克勤等将乳腺癌的热图归纳为以下9种情况:
    (1)大片局限性热区,出现在肿瘤部位的皮肤上,热区超过肿瘤的大小,且边缘不整齐。
    (2)局限性热区并有辐射状的异常血管热图形。
    (3)病变处或附近出现加粗,迂曲,增多的血管热图形,与对侧乳腺相对称部位比较有明显差异。
    (4)一侧的热乳晕,热乳头(或为不完全的热乳晕),并有延伸、加粗的血管。病变多在乳晕处或两下象限。
    (5)星形热点、星形放射状分支在4个以上,有或无连接延伸加粗的血管。
    (6)加粗的血管中断于肿块处(肿块不出现局部热区),如有两条平行的血管被肿块切断亦具有诊断意义。
    (7)血管环,封闭的整环或不封闭的袢状环,肿块位于中央或临近处。
    (8)在肿块部有较细的血管,呈网状或扫帚状分布。
    (9)乳晕处出现大面积的热区,其边界与桔皮样变的界限一致。
    5.冷光透照  赵扬冰报道冷光透照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88.9%,对深在的小癌肿易漏诊,对早癌的诊断有缺陷。恶性征象主要为病灶区多数有不同程度的呈棕灰色,褐色或黑色暗区,边界不清,暗区范围大于肿块。肿块周围血管增多,增粗,迂回,紊乱或在病灶处中断,推动肿块血管,随暗区移动。

诊断

诊断:常见型乳腺癌的诊断并不困难,但缺乏典型体征的乳腺癌和早期乳腺癌,因缺乏认识,可发生漏诊或误诊。
    1.病史采集 在乳腺癌的诊断中病史占有重要地位。
    (1)现病史:何时发现乳腺上生肿物,生长速度如何,有无疼痛,与月经是否有关,有无乳头溢液或糜烂,性质如何;肿块是否发生在妊娠期或哺乳期;是否做过体检,病理报告为何;有否治疗过(包括手术、药物的方法和剂量,以及日期);腋窝有无肿大的淋巴结,何时被发现;目前身体状况如何,有无不适等情形。
    (2)既往史:①乳房发育情况:两侧乳房是否对称,有无异常,是否等大,乳头是否内陷;②乳腺患病史:有否受过外伤,是否有过炎症和肿瘤史;③曾否患过子宫或甲状腺功能性疾病;有否用过激素类药物;是否有过盆腔、卵巢、甲状腺等手术史,并告知治疗的时间和方式。
    (3)月经史及婚育史:①月经史:月经初潮年龄及月经情况,闭经年龄及伴随症状;月经周期乳腺有何变化,是否疼痛。②婚姻情况:有否结婚,结婚年龄,婚姻状况如何(如婚次和结婚持续时间)。③生育史:曾否生育,有无人工或自然流产史;初产年龄,生产胎次;曾否哺乳,哺乳的最长时间和最短时间,乳汁量多少;双乳授乳时间是否均等;是否用过回乳措施,时间长短。④避孕药应用情况:包括用药类型,用药时间,和应用时间长短等。
    (4)肿瘤家族史:直系家庭中有无恶性肿瘤,尤其是乳腺癌的病人,是母亲还是其他人。患病年龄、是单侧还是双侧乳腺癌。姐妹中是否有患恶性肿瘤尤其是乳腺癌病者。
    2.检查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惟一有效的实用途径,乳腺临床检查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首要环节。
    (1)视诊:
    ①乳腺外形:要注意双乳外形及大小和位置是否对称,发育是否正常。若双乳不正常,则应明确其是否发育有异常、哺乳异常还是肿瘤所致。一侧乳房变小、上移、局部隆起或凹陷都是肿瘤的局部表现。
    ②乳腺皮肤:是否有红肿、静脉扩张、卫星结节和溃疡。桔皮样改变,卫星结节及皮肤全层受累发红甚至溃疡,是晚期溃疡的临床表现。红肿伴有波动多为炎症,若红肿范围≥1/3乳房时,体温不高,则应注意是否为炎性乳腺癌。肿瘤表面的静脉曲张常为增长迅速的肿瘤。
    ③乳腺的乳头:要注意两侧乳房的乳头是否在同一高度,有无糜烂、脱屑或回缩等情况,应查明其原因。乳头回缩若为乳腺癌时,乳头常被拉向一侧,乳晕下炎性病变常因病变后的瘢痕挛缩以及乳腺癌等均可造成乳头回缩。乳头表面糜烂和脱屑,应排除乳腺Paget病。
    (2)触诊:为确定乳房内是否有肿块及性质如何,是否有增厚区及范围,区域淋巴结是否肿大,视诊异常的部位应为触诊之重点。
    ①乳房触诊:一般采取坐位或立位,必要时也可经过仰卧位检查,如肥大而下垂的乳房,坐位检查难以全面,尤其病变较小而深在时,宜结合仰卧位检查。先要扪查健侧乳腺。要用平均的手指掌面轻柔扪摸,不可用于指抓捏,否则会将抓捏起的腺体组织错误诊为乳腺肿块。要先扪摸整个乳房,然后按次序扪摸乳膜的4个象限,即内上象限、外上象限及其伸向腋窝的腋尾部、内下象限和外下象限。继之扪查乳晕,并须注意是否有分泌物和乳头溢液,分泌物应做涂片送细胞学检查。然后应扪摸腋窝部、锁骨上和锁骨下区域,并应双侧对比。
    扪诊时应注意:A.肿瘤位置和大小,50%的肿瘤位于乳腺的外上象限,其余分布在乳腺的其他象限。B.肿瘤硬度和表面情形,注意肿瘤是否柔软,增厚情形是否有局限性,呈片状还是有立体感,并注意肿瘤及增厚部位的外形、边界、数目及活动度。若在月经期、哺乳期或妊娠期触诊不满意,可在月经期过后再扪摸。C.肿瘤与皮肤是否已有粘连,可用两指轻轻夹住肿瘤两侧皮肤,轻轻提起以确定其粘连性。由于乳晕部位的肿瘤,有乳管穿过肿瘤,即为良性,亦有与乳晕和乳头发生粘连的现象。D.肿瘤是否与胸筋膜或胸肌、胸壁有固定情形。先在水平面上,再在垂直方向检查肿瘤是否有活动性。然后再做叉腰试验,使胸肌放松和收缩时再了解肿物的活动性。若发现异常时应随时记录。
    ②腋淋巴结触诊:一般检查右腋窝时用右手托起病人的右臂,使胸肌松弛,左手伸入右腋窝;检查左腋窝时用左手托起病人的左臂,右手伸入左腋窝,再嘱病人将上臂放松和内收。检查要从胸壁外侧向腋窝顶部触摸,动作要轻柔。可清楚地模到腋窝中央以及腋窝外侧胸大肌深面的肿大的淋巴结。注意腋窝淋巴结是否质硬,活动情况,数目多少以及与周围组织是否粘连或融合。若淋巴结肿大、质硬、活动度差或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都是乳腺癌转移的征象。自背部用手伸至腋窝,可检查肩胛下群淋巴结,检查者可自背后摸到背阔肌前内面。
    ③锁骨上淋巴结的检查:用拇指沿锁骨上缘和胸锁乳突肌外侧上、下、左、右进行触摸,若有淋巴结肿大、质硬、活动度差等情况,即为乳腺癌的转移。
    ④全身体格检查:一般在乳腺癌检查之后进行,乳腺癌晚期可有远方转移,也会出现相应体征,而需要重点检查。如需胸片、B超、胸腰椎及骨片等检查,要全面细致进行。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临床上需要与乳腺癌进行鉴别的疾病主要有:
    1.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妇女最常见的非炎性、非肿瘤性乳腺疾病。多因妇女内分泌功能紊乱,其中主要是雌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乳腺增生与复旧不全。临床表现为多种病理改变:①乳痛病;②乳腺增生;③硬化性乳腺病;④乳腺囊性增生等。发病年龄多为20~40岁,发达国家发病率可达1/3,国内约占50%,半数人均有症状。主要表现为乳腺组织增厚,稍晚则可触到大小不等的结节,与皮肤和乳腺后方均无粘连。有时能触到具有囊性感的肿块,并有5%的病人有乳头溢液。好发生在乳腺外上象限,多为双侧。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并可放射到肩、背部,月经前明显,月经来潮后即可缓解或解除。而乳腺癌一般无疼痛,即使疼痛,也常为胀痛、刺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
    囊性增生伴乳头溢液者多为双侧多孔的浆液性溢液,而乳腺癌多为单孔溢液。乳腺囊性增生症扪诊常为散在结节或增厚块,囊肿病时扪及局限硬块,有时边界不清。而乳腺癌多为边界不清、质地坚硬、活动性差的肿块,并且有时伴有皮肤及乳头的改变。乳腺囊性增生的X片表现为散在斑片或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边缘模糊,形似云团或棉花样,B超检查多无实质占位,可有结构不良表现,不均质的光斑回声增多。囊肿病可见大小不一的椭圆或圆形致密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楚。B超检查可见椭圆或圆形病变,边界清楚、完整,后壁有回声增强效应。而乳腺癌的X片和B超具有与此不同的特殊征象。对高危人群而临床可疑者以及局限性腺病,仍须作针吸活检或切除活检。
    2.乳腺导管扩张  本病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其实大量的浆细胞浸润,系乳腺导管扩张症的病变发展过程某一阶段的继发病理改变,乳腺导管潴留性扩张,才是真正的病理改变。多发生在37~50岁中年妇女。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可内陷,极似乳腺癌,极易误诊,术前误诊率高达90%以上。
    以下各点可与乳腺癌鉴别:①病人年龄较轻,多在40岁左右。②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或脓性,少数也可为血性。③乳头或乳晕下有时可触到增粗的乳管。④乳房肿块多位于乳晕周围,伴有疼痛,与大导管关系密切。⑤乳腺有炎性表现或有炎症病史及哺乳障碍史,乳房肿块可有缩小或增大的情形。⑥乳管造影可显示导管扩张。⑦乳头溢液有大量的炎细胞。⑧乳腺肿块穿刺可见大量炎细胞或脓细胞。⑨腋窝淋巴结肿大,质较软并有压痛。
    乳腺X线检查可见乳腺内有一阴影,与乳腺癌不易区分。但乳管造影可见乳晕下大导管扩张、迂曲,严重者呈囊肿样。乳头部表现导管狭窄,无充盈缺损。伴有急性炎症时,造影可见导管渗透性增强,造影剂可渗至导管周围间质中,导管周围可形成晕状阴影。伴有慢性炎症时,表现导管粗细不匀,其间有小囊肿。后期呈硬化性改变时,管腔变细。
    3.乳腺结核  乳腺结核病是因结核杆菌血行播散的结果,原发病灶多见于肺和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由邻近结核病灶直接蔓延或经淋巴道逆行传播而来。此病在我国比较少见,但实际数目可能会很高,多数在门诊见到,往往表现为乳腺慢性感染,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诊断困难。
    病人常为20~40岁的女性,多为已婚,并曾生育。病程进展缓慢。开始时多为一个或数个结核病灶,呈结节样,触之不痛,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逐渐与皮肤发生粘连。数月后肿块软化,形成寒性脓肿。脓肿破溃后形成溃疡或窦道,排出豆渣样稀薄的脓液。肿块不软化,而发生纤维增生,引起部分乳房硬化,常使乳房严重变形或乳头内陷
    乳腺结核均以乳房肿块就诊,常诊断为乳腺癌,误诊率为56.7%。根据临床观察,乳腺结核有以下特点:①病人多为中青年妇女。②多数有结核病史,或有其他部位的结核。③病变都有炎症史,肿块时大时小,对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④肿块局部可有发红、破溃等历史,部分囊肿有囊性感。⑤肿块针吸可见有干酪样组织,有稀薄的脓液。⑥有乳头溢液史,可为脓性。⑦少数病人的乳头溢液或针吸出的脓液,涂片可见有结核杆菌。⑧乳腺X线检查多数无异常,并有呈淡阴影者。⑨有乳腺结核与乳腺癌有并存者,约占5%。
    4.乳腺脂肪坏死  乳腺脂肪坏死是显性或非显性乳腺外伤后的一种病理改变。坏死初期伴有出血、炎症和囊肿样改变。坏死晚期发生纤维化,肿块变硬,界限不清,皮肤有粘连,常被误诊为乳腺癌。误诊率可达87.5%,其中70.3%误诊为癌。主要鉴别分析如下:①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本病肿块一般较硬,形态不规则,酷似乳腺癌。一般在临床上分2型:腺体外型,表浅,位于乳腺的皮下,形态不规则,有炎性改变,易诊断为乳腺结核;腺体内型,肿块位于乳腺实质内,缺乏特征,易被误诊为乳腺癌。②缺乏有效的辅助检查,尤其是中老年妇女,肿块位于皮下,且肿块不见增长或有缩小情形,并乳腺有外伤史。转移淋巴结应做切除活检。
    5.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常见于分泌性乳房,特别是初产后3~4周,病原菌大多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少数为链球菌,感染途径多因乳头皲裂处逆行感染所致。也可因细菌直接侵入乳管,上行至腺小叶引起感染。
    开始时乳腺局部表现红、肿、热、痛,以及周围淋巴结肿大,当形成坏死液化时,可有脓肿。乳房肿大,活动性强,变硬有压痛,形成脓肿时,肿块软化有波动感。同时感全身不适,寒战、高热。X线表现结构界限较明显模糊的片状致密影,皮肤增厚,皮下脂肪显示紊乱,有较多的血管和淋巴管阴影,并出现索条状结缔组织模糊影,有时可伴有泥沙样钙化病灶。
    急性乳腺炎与乳腺癌比较:①乳腺皮肤无橘皮样改变,无卫星结节。②乳腺肿块很少占据全乳,半数以上有囊性感。③乳腺肿块较少见。④多数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增高。⑤消炎治疗有效。⑥针吸多为脓液或有炎细胞,有助于诊断。
    6.慢性乳腺炎及脓肿  慢性乳腺炎及脓肿均为急性乳腺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当所致,少数脓肿源于囊肿感染。慢性乳腺炎常有脓肿形成,触之为肿块,边缘不清,呈囊性感,可有轻压痛,与周围组织有轻度粘连感。X线所见为局部致密的片状影,边界不清,皮肤稍增厚。乳腺脓肿可表现为边缘较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的致密阴影,中心部位无结构,周围可因水肿密度较淡。
    7.乳腺单纯囊肿  在乳腺中部较为常见,多由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增多,导致导管延长、迂曲、折叠,在折叠处导管由于缺血可发生坏死,形成囊肿,以后管壁萎缩。X线平片上表现为圆形、椭圆形致密阴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锐利,由于囊肿挤压周围的脂肪组织而出现透亮晕。单发囊肿为原形,多发囊肿为椭圆形,囊壁光滑整齐。
    8.积乳囊肿  较少见。在哺乳期因某一乳管阻塞,即形成囊肿。囊肿可单发或多发,呈灰白色,内含乳汁或干酪样物质。囊壁厚薄不一,大小不等,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较深的乳腺部位最常见。X线显示圆形或椭圆形的透亮区,体积小,一般为1~1.5cm,偶见有>3cm者,边缘光滑锐利,密度稍低于脂肪。
    9.乳腺纤维瘤  乳腺纤维瘤多发生于20~25岁青年妇女,由腺体和纤维组织所构成,有青春型和巨纤维腺瘤型两种,但无质的不同。该病的发生与雌激素有密切关系,有单发和多发2种。单发的乳腺纤维瘤好发于乳腺外上象限,多为较小的卵圆形肿块,月经初潮前生长的纤维瘤都可生长较大。表面光滑,质坚韧,肿瘤边界清楚,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在乳房内容易推动,触之有滑动感。生长缓慢,数年内可无变化,但妊娠期可迅速增大。多发性乳腺纤维瘤表现均匀一致,中等硬度,大小不等。较大的可呈分叶状,光滑,质韧,边界清楚,肿瘤中心有钙化颗粒。
    乳腺纤维腺瘤外有包膜,切面呈灰白色,有光亮,不平滑,肉眼可见切面有多数不规则的裂隙为扩张的乳管。
    巨纤维瘤X线平片可见为密度均匀的巨大肿块影,呈分叶状。周围组织被压形成透亮区,肿瘤中心可有钙化影,附近多伴有血管增粗和曲张。
    乳腺纤维瘤虽瘤体很小,但恶变的机会较大,因此还必须认真治疗。
    10.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多发生在40~50岁的妇女,75%发生在接近乳头的大乳管内,或发生在乳头附近与乳管相连的囊肿内。可单发也可多发。瘤体很小,但常带有绒毛及较多的薄壁血管,极易出血。
    临床多无疼痛,在非月经周期间自乳头溢出血性液体,肿块多摸不到,如果若扪查到肿块,多为几个毫米直径,位于乳晕区。乳瘤常呈圆形,质较硬,不与皮肤有粘连,可推动,轻压此肿瘤,即可有乳头血性溢液。
    乳管内乳头状瘤约6%~8%可癌变,故术前应做血管造影,以明确诊断。手术应切除彻底,以患病乳管及其周围腺体组织一并切除,以免后患。年龄较大的妇女,应做乳房单纯切除。

治疗

治疗:乳腺癌是一个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基于为种观点,乳腺癌的治疗应以综合治疗为宜。
    1.手术治疗  自Halsted于1894年建立乳腺癌根治术后,一直作为治疗乳腺癌的标准术式,延用达半个多世纪。20世纪50年代,有些学者考虑到乳房内侧或中央部癌肿有不少向胸骨旁淋巴结转移,因而提出了所谓“扩大根治术"。自60年代以来,人们认为乳腺癌的手术预后主要决定于癌肿的生物学特性和机体的免疫反应。癌周淋巴细胞浸润和局部淋巴结增生的程度,也是决定乳腺癌术后生存率的重要因素。70年代以来,又开展了保留胸肌的“改良根治术”。近年来,有些人主张作单纯乳房切除术甚至部分乳房切除术加术后放射治疗。根据大量病例临床实践观察,各种手术方式的10年生存率,对于Ⅰ、Ⅱ期乳腺癌病人没有明显的差异。目前还没有充分依据能够说明某一种手术方式较另一手术方式更优越。但是统计资料显示,乳腺癌根治切除术后局部复发者较少,故在我国目前大多仍采用传统的乳腺癌根治切除术。
    (1)治疗目的:一般观点认为,手术治疗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切除全部瘤组织,包括其所属淋巴结及其有可能已发生转移的周围组织,以达到“根治”的目的。然而,用现代综合治疗的观点分析,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低非手术治疗的肿瘤前负荷(即瘤灶切除,并使其达到非手术治疗体内瘤负荷标准以下),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术后治疗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已有实验资料表明,体内肿瘤细胞数量在109个(相当于瘤肿块1cm3以下),即临床上的“早期”或“微小癌”期,就已有40%~60%发生远处转移,甚至有个别报道可高达75%。但转移的瘤细胞何时生长,在何处生长及生长速度如何,是与肿瘤病理类型、生物学特性及体内外环境等因素有关的。所以,实际上目前手术理论上的“根治”可能性极小。而且经近几十年国内外几组大宗病例统计结果显示,Ⅰ、Ⅱ期乳腺癌的根治、改良根治及扩大根治术后,病人的5年及10年生存率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而乳腺癌病人的术后生存时间,实际上也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与手术的大小呈正相关。但当体内肿瘤大于10cm或瘤细胞数量和大于1012个时,就将超出目前一般化疗负荷及生物治疗的动力作用,此时若再加大治疗剂量,对机体的毒副作用将迅速增加,并且可能是不可逆的。假设我们可以根治性切除早期原位癌组织,但我们却不能改变体内外的致癌因素,它仍可以再发,只是时间问题。当然这种再发完全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病理类型的。仅凭外科医师的自我感觉或经验认为已行彻底的根治手术,而术后再发的乳腺癌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即属此类。所以,盲目的无限扩大手术范围和过分的姑息手术都是不适宜的。
    (2)治疗原则:目前尽管乳腺癌治疗的方法很多,但手术治疗仍为现阶段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乳腺癌病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如性别、年龄、体质、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及社会工作性质等方面的差异),且现行手术种类的繁多,这就要求我们对不同类型的病人要区别对待,才能达到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①原发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切除已明确诊断或高度可疑的原发灶,包括多原发灶及浸润灶:一般来讲,无严重浸润生长的原发灶多以全乳切除为原则。早期的微小癌可视情况仅行区段楔形切除。如原发灶已有严重的皮肤侵犯(皮肤橘皮样改变、溃疡、结节)或深层固定,则最好在放疗和化疗几周,局部情况好转后再行手术。
    ②淋巴结转移:由于淋巴结是机体内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最易受癌细胞侵袭的部位,所以它是目前乳腺癌手术中争论最多的问题。对转移淋巴结的处理有两种相反意见:一种认为治疗癌肿应尽可能清除癌组织,包括转移淋巴结,这样才有可能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杀灭剩余的少量癌细胞。另一种意见认为,区域淋巴结有阻止癌细胞播散及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不问其是否已有转移,全部予以清除是有害无益的。事实上有许多大面积放疗或扩大根治术的病人,也未能延长存活期,反而易发生远处转移。一般认为:A.对已有转移的第1站转移淋巴结,应尽可能清除,以提高疗效。对年轻病例的转移淋巴结,多主张清扫,老年者可采用放疗。B.对第2站淋巴结,如锁骨上淋巴结,手术清除多无益,一般以放疗为主或加用化疗。C.对尚无转移的淋巴结,做清除或放疗是否有益尚无定论。D.对哨兵淋巴结以切除为宜,切除淋巴结过少,则影响分期,对治疗不利;切除淋巴结过多,则又会使上肢造成淋巴水肿,影响上肢的功能。早期乳腺癌的淋巴转移率很低,一般可根据肿瘤的大小来选择。为鉴别哨兵淋巴结,可在乳房皮下注射3~5ml活性蓝色染料,则腋下淋巴结可先有被着色者,即为哨兵淋巴结。如Handly认为乳内淋巴结阳性者,宜行乳腺单纯切除。阴性者可行Patey氏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的乳腺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除术;Haagensen则主张对乳内淋巴结和腋窝顶部淋巴结同时做活检,两者均阴性者宜作Halsted乳腺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除的一般根治术,有一处阳性者宜在一般根治术后加做乳内区或锁骨上区放疗;Mc Whirte则主张对腋窝淋巴结尚无肿大者,仅需行单纯乳腺切除或癌灶的区段切除加腋窝部放疗。
    ③远处转移:乳腺癌病人已证实有远处转移,一般难于根治,但如处理恰当仍可延长生存期,鉴于即使Ⅰ期乳腺癌经根治手术,包括腋窝淋巴结清除后,仍有10%~20%的病例于5~10年内死于远处转移,故原则上任何乳腺癌在处理其原发灶和其转移淋巴结后,均应于近期内非手术综合治疗,其5年生存率比单纯手术可提高15%~20%。对于已发生骨转移、肺转移、脑转移等远处转移的单个或极少数几个较大的病灶原则上也应视具体情况尽量切除,否则影响非手术疗效,但单脏器多发或多脏器转移的病人已不宜手术。
    ④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治疗及术后再发癌的治疗:如果病人或其家属迫切要求继续治疗延长生命,并且医师计划以化疗、生物治疗等非手术疗法作为主要手段时,在病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仍应尽量对较大的原发灶及浅表的转移灶行简易的姑息切除,以减轻非手术治疗的肿瘤负荷,提高非手术治疗疗效。
    ⑤参照乳腺癌的不同病理类型及其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当的术式: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其生物学特性往往也存在差异,即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浸润方式、生长速度及对非手术疗法的敏感性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对于恶性程度较高,对非手术治疗敏感性低,或较早即出现转移的乳腺癌应及早酌情扩大手术治疗。对于强烈要求保留体形的年青女性病人,应在保证术后低复发率的前提下,尽量保留除瘤组织外的其他组织,并考虑乳腺的整形术。
    (3)常用手术评价: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并经历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过程。随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早期诊断和肿瘤非手术治疗的发展及对乳腺癌认识的加深,人们发现单凭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复发、提高长期生存率。近年来已出现了手术范围缩小,提高精度并配合综合治疗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外科医师的认识、习惯及病人的具体情况等因素的不同,许多传统的手术方式仍在被沿用。
    ①乳腺癌根治切除术:Halsted最早注意到乳腺癌向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特性及清除该淋巴结群对防止复发的意义,提出了乳腺癌根治切除术。这种方法使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率从80%下降到20%。但是,Halsted的乳腺癌根治术在理论上有一个缺陷,即没有清除乳腺的另一条淋巴引流途径—乳内淋巴链。Halsted等人后来又把手术范围扩大到同侧乳内淋巴结,甚至锁骨上淋巴结。其中Urban和Sugarbker采用的将乳内淋巴结连同其上覆盖的部分胸壁与乳腺,胸大、小肌,腋窝淋巴结整块切除的所谓超根治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很流行。但是后来进行的一系列前瞻性研究证明,乳腺癌超根治术后除了胸骨旁局部复发率稍低之外,无论病人的无病生存率或总的生存率都与根治术无本质差别。而手术合并症及致残率则明显高于根治术。
    ②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包括2种基本术式,即切除胸小肌的Patey术式及保留胸小肌的Auchincloss-Madden术式。在国外,改良根治术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迅速取代根治术,并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标准手术方法,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A.根治术和超根治术并不能控制乳腺癌的转移。B.Halsted最初提出乳腺癌根治术时绝大多数乳腺癌均为晚期,局部癌组织大多波及胸肌的情况目前已有很大改变。C.病理组织学研究表明,对Ⅰ、Ⅱ期乳腺癌来说胸肌内的淋巴结极少受累。D.改良根治术与根治术一样能满足彻底清除腋窝淋巴结的要求。E.根治术与超根治术是严重毁形的手术。观察分析发现,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均为70%,复发率与远处转移率亦无差别。
    ③全乳腺切除术加放射治疗:早在1936年Grace就指出单纯乳腺切除术后加放射治疗可能治愈早期乳腺癌。到20世纪60年代Mc White根据其几十年的研究明确指出,全乳腺切除加放射治疗的疗效不亚于根治术。对Ⅰ期乳腺癌(即临床上未触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病人来说无论是根治术、单纯乳腺切除加腋窝放疗,还是单纯乳腺切除术5年生存率都一样;腋窝淋巴结Ⅰ期清除与出现转移后再加以清除者,其远期生存率没有差别;对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病人施行根治术与乳腺切除加腋窝区放疗的5年生存率也没有差别。虽然在单纯乳腺癌切除组,术后局部复发率较高,但是出现局部复发时再做放疗也不影响病人的预后。这些观察再次证明,乳腺癌的预后不受手术范围的影响。
    ④区段性乳腺切除术或乳腺部分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除:这是指切除范围小于1/4乳腺的手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旨在保留乳腺的范围较小的手术又重新引起外科医师的兴趣,这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乳腺癌外科治疗的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结果,反映出对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Halsted及Virchow等人的理论认为,乳腺癌的扩散是按一定的时间和距离的次序进行的,局部淋巴结像一个滤器,可以滤除淋巴液中的肿瘤细胞,只有在离肿瘤原发灶较近的淋巴结为肿瘤充满时,肿瘤细胞才会进而转移到下一个淋巴结。血行转移是到晚期时才出现的现象,也就是说只有到晚期肿瘤才能发生全身扩散,而在这之前乳腺癌是能被整个切除和治愈。手术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这种理论和观点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但实际上从未能得到严密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的证实。现在的一系列在研究资料多倾向于肿瘤的转移是无次序的、跳跃式的不一定是由近及远的,即使在疾病的早期甚至是亚临床阶段,癌细胞也可以经血液循环发生全身扩散。因此手术范围的大小对病人的预后就难以产生决定性的作用。总的来说,近年来西方国家对乳腺癌施行手术的范围越来越小。必须指出,乳腺癌是一种生长很缓慢的恶性肿瘤,手术后15年、20年才复发并造成病人死亡的并非少见。
    2.放射治疗  芝加哥Habnman医学院的物理学家E.H.Grubbe(1896)首先用放射治疗乳腺癌。但直到1922年,有了可靠的X线设备以后,放射治疗才被确认为一门控制癌肿有显著成效的临床学科。20世纪50年代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趋于完善,放射生物学发生了惊人的突破,开始进入了定量细胞放射生物学阶段。目前发达国家的乳腺癌病人有1/2~3/4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现代乳腺癌放疗已由过去的术后辅助治疗跨入了治愈性疗法的阶段,并且它已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准确、客观的评估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1)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
    ①射线的种类:放射治疗的电离辐射包括电磁波辐射和粒子波辐射。临床用于放射治疗的电磁波主要是X射线和γ射线。用于放射治疗的粒子波包括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α粒子、负π介子及其他重粒子。X射线和γ射线都是低能LET(线性能量转换),中子和α粒子是高LET。高能LET射线与低能LET射线的生物学效应有所不同。
    ②照射方法及放疗设备:放射治疗照射的方法分为体外照射和体内照射两种。两种照射方式采用不同的放射治疗设备。
    A.体外照射:又称为远距离放射治疗。这种照射技术是将放射源在距离病人体外一定距离的情况下照射靶区。用于体外照射的放射治疗设备有X线治疗机、60Co治疗机和加速器放射治疗等。60Co治疗机和直线加速器一般距人体80~100cm进行照射。
    B.体内照射:又称为近距离放射治疗。这种治疗技术是指将放射源置入被治疗的器官腔内或被治疗的组织内进行照射,前者也称为腔内照射,后者称为组织间照射。近距离放射治疗最初是使用放射性元素镭作为放射源,主要用于宫颈癌和其他表浅部肿瘤的治疗。后装放疗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近距离放射治疗获得了新的发展。现代后装机是在无放射源的情况下,把空载的施源器置入病人的体腔内,经精细摆位、固定、定位、制定优化的治疗计划等步骤,然后在有放射防护屏蔽的条件下,按优化的治疗方案远距离遥控将放射源输入施源器中所指定的位置。现代后装放疗技术不仅解决了放射防护问题,而且还因采用微小的高能量192Ir源,病人治疗时间缩短,痛苦减少,临床应用范围拓宽。
    利用人体某些器官对某种放射性核素的选择性吸收作用,将该种放射性核素用于治疗,如用32磷治疗癌性胸水和癌性腹水,这种技术也被称为体内照射。
    C.辅助设备及新技术:近年来肿瘤放射治疗设备的另一重要进步是不断发展放射治疗的辅助设备,如模拟定位机、计算机辅助治疗计划系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模室技术、剂量监测系统等。改进放射治疗辅助设备对于提高和保证放射治疗质量十分必要。
    ③放射治疗剂:放射治疗剂量统一采用组织吸收剂最,单位为Gy,即每千克组织吸收的剂最,1Gy=100cGy。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活度单位用Bq表示,放射防护用剂最当量单位以Sv表示。
    (2)放射治疗生物学基础
    ①射线的生物学作用:辐射可以直接和间接损伤细胞DNA分子。当一个细胞吸收任何形式的辐射线后,射线都可能直接与细胞内的结构发生作用,引起生物学损伤,这种损伤在高LET射线治疗时明显,用X射线和γ射线等低能LET射线治疗时,间接损伤作用更明显,约1/3的损伤是由直接作用所致,其余2/3损伤是由间接作用所致。直接作用是射线对DNA分子链作用,使其出现氢链断裂、单链或双链断裂及形成交叉链。间接作用是射线对水分子(大多数细胞含水量约70%)电离,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再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最后作用于DNA链。组织实际吸收放射线的能最很少,而主要是引起放射生物学效应。电离辐射所引起的潜在损伤是通过能量传递产生大量化合物,并引起生物学性损伤等间接作用所致。
    放射生物学研究评价肿瘤细胞放射后存活的标准,是细胞是否保留增殖能力。丧失增殖能力,不能产生子代的细胞称为非存活细胞。而保留增殖能力,能产生子代的细胞称为存活细胞。用细胞存活曲线可以反映照射剂量与细胞存活数目之间关系。线性二次方程模式所反映的放射生物学效应,除了考虑照射剂量外,还应考虑到影响细胞存活的其他因素。肿瘤组织和急性反应组织的α/β值较大,一般在10Gy左右,晚反应组织的α/β值较小,一般在1.5~4Gy之间。放射敏感肿瘤的α/β值高于放射抗拒性肿瘤的α/β值。α/β值低的肿瘤对分次治疗剂量和剂量率的依赖性高于α/β值高的肿瘤。
    ②放射治疗的4个R:放射治疗后肿瘤细胞的存活曲线受乏氧细胞再氧合(reoxygenation)、亚致死损伤细胞的修复(repair)、细胞周期的再分布(reassortment)、细胞再增殖(repopulation)等4个R的影响。
    A.氧和再氧合作用:氧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已受肯定。氧在辐射产生自由基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氧在足够的状态下产生放射增敏作用。氧压低于20mmHg时,细胞将明显避免放射性损伤。大多数正常组织的氧压为40mmHg,因此不能保证避免出现放射性损伤。肿瘤组织常有供血不足及乏氧细胞比率高的问题,其乏氧细胞比率可达1%~50%。氧含量与细胞远离血管的距离相关,直径<150~200μm的毛细血管以远的组织,氧压为O,细胞将死亡。在氧充分与乏氧坏死区之间的区域,氧的浓度足以使细胞增殖,但不足以使细胞避免放射损伤,这是肿瘤放射治疗后再生长及复发的常见原因之一。放射治疗过程中,由于肿瘤缩小,乏氧细胞与毛细血管的距离缩短,氧消耗减少等变化,原来乏氧的细胞可能获得再氧合的机会,从而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增加。
    B.放射损伤的修复:细胞在受到辐射时,可能出现亚致死性损伤,在给予足够时间、能量及营养的情况下,其亚致死损伤可能得到修复。亚致死损伤修复与临床放射效应相关,修复与分割照射及剂量率有关,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修复能力有差异,肿瘤组织及早反应组织与晚反应组织的修复有差异。
    C.细胞周期的再分布:肿瘤细胞周期分布与肿瘤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细胞周期中对放射治疗最敏感的是M期细胞,G2期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接近M期,S期细胞对射线敏感最差。对于长G1期的细胞来讲,G1早期对射线的敏感性差,但Gl晚期则较敏感。不同周期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差异与细胞氧合程度无明显关系。据研究,不同周期细胞内自由基清除剂的含量有差别,这种天然的放射保护剂在S期含量最高,接近M期含量最低。照射后M期细胞数目明显减少,G2期细胞的比例增加。G2期细胞增加的时间和程度与照射剂量及射线的质相关。
    D.细胞再增殖:分次放射治疗期间,皮肤黏膜等正常组织对损伤的反应可表现为非活性状的干细胞复活,细胞增殖周期缩短,这种增殖对减少正常组织放射性损伤有益。对于肿瘤组织,射线使细胞分裂比治疗前加快,故称为加速增殖。为补偿加速增殖对放疗造成的影响,疗程延长需要增加总照射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由于细胞有再增殖及加速增殖问题,临床放射治疗中总疗程明显超过标准时间,因急性放射反应中断放射治疗时间过长等情况下,都可能影响放射治疗的疗效。
    ③时间、剂量、分次治疗:人们使用的每周5次照射的标准分次放射治疗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20世纪20~30年代临床放射治疗的经验所制定。那时人们发现,X线治疗在不对皮肤造成明显损伤的情况下,单次照射不能达到治疗作用,然而进行分次治疗,则可在不出现严重皮肤反应的情况下达到治疗作用。60年后的今天,人们用放射生物学的试验结果来解释分次治疗的作用。分次照射可以允许分次治疗期亚致死损伤的正常细胞修复和增殖,乏氧的肿瘤细胞可能再氧合,肿瘤细胞周期再分布,从而使正常组织修复,使肿瘤组织的损伤增加。然而这种推论存在许多疑问,分次照射时肿瘤在再氧合的同时能否避免再增殖及修复等问题尚无法准确评估。在放射治疗中,照射剂量、时间及治疗次数对组织造成的生物学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实际上,临床常用的分次照射方案大多是基于大量临床经验、减轻急性放射反应及工作习惯而设计,还缺乏令人信服的放射生物学研究依据。研究超分割照射、加速分割照射及少分割照射等不同的剂量、时间及分割照射方案,虽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3)放疗的适应症:乳腺癌的适应症很广。手术治疗只限于临床Ⅰ、Ⅱ期和部分Ⅲ期病例,而放疗则适合于各期病例,乳腺癌的放疗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预防照射:对Ⅰ、Ⅱ期乳腺癌根治手术后,根据腋窝淋巴结病检阴性或阳性及原发灶所在部位,选择行锁骨上及内乳区放疗。
    ②Ⅰ、Ⅱ期乳腺癌经保守外科(肿瘤切除、区段切除或象限切除)处理后或Ⅲ期乳腺癌全乳腺切除后,对乳腺区域胸壁和区域淋巴结行根治然后补充放疗。
    ③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或有手术禁忌症的乳腺癌,可行根治性单纯放疗。
    ④术前放疗:有计划地行术前放疗,可达到肿瘤缩小,减少手术播散,或使不能切除的肿瘤获得手术切除机会。
    ⑤对晚期不能手术的乳腺癌行姑息或减症治疗。
    ⑥对乳腺癌的复发或转移灶,放疗能起到很好的杀灭肿瘤及姑息减症效果。
    综合上述可概括为:A.预防性放疗和治疗性放疗:前者是照射亚临床灶或高危险复发区;后者是针对肉眼看到的肿瘤。两者所受放射量截然不同,预防照射量为45~50Gy;治疗性放射量,需根据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而定,一般介于60~90Gy/6~10周。B.综合治疗和单纯放疗,放疗可与外科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配合。常将手术不能及的病灶用放疗消灭。单纯放疗过去只用于晚期或有手术禁忌的早期病例;近20年来随着高能射线的应用及手术范围趋向缩小的形势,对Ⅰ、Ⅱ期乳腺癌也能收到和手术治疗一样的效果。C.术前或术后放疗:以往行术后放疗较多,对术前放疗的经验较少。D.根治性或姑息性放疗:前者适用于非手术的早期癌,后者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病例。
    (4)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法:根据临床特点及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治疗方法可以各式各样,还没有能适应所有乳腺癌病人的固定方案。总的趋向是手术范围在缩小,放疗的任务在加大,当今只有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才能满足治疗的要求。
    ①射线种类的选择:根据不同照射部位的肿瘤深度要求及周围器官对射线的耐受情况,选择不同能量的射线。
    A.普通X线或低能量电子束:穿透深度有限,皮肤反应轻量,但有利于消灭表浅的亚临床病灶及皮肤复发灶。
    B.60Co或高能射线(各种能量的直线或感应加速器):表面剂量低,穿透深度大,可使深部肿瘤获得较高的能量,有利于消灭深部肿瘤及亚临床灶,并可减少皮肤反应。因此可根据不同需要,选用能量高低不同的射线以满足各个不同部位的要求,或在同一部位为了减少皮肤反应提高深部剂量,或为了减少深部受量提高浅表剂量,可采用两种射线的联合应用。这两种射线的剂量与剂量比例,可以是1∶1、2∶1、3∶1不等。因两种射线各给一半,所以不易使深部器官或皮肤产生放射损伤。
    C.组织间照射:可用192Ir或125I行组织间植入治疗,适用于乳腺局部的残留灶或难以消灭的大病灶,肿瘤局部可获得高剂量,周围组织损伤小。
    D.高能LET射线治疗:目前正处在探索阶段,已经提供临床应用的高LET射线有快中子,负价子和轻原子核。它们由加速器产生,具有剂量升高、剂量均匀性好、照射治疗时间短而稳定、照射野大小可按临床需要、调节半影小和病人受治疗时间短、反应轻、对乏氧肿瘤较低能射线有较高的生物学效应等优点。但目前临床成熟的经验尚不充足。
    ②病人体位:画照射野前先摆好病人体位。乳腺癌的外照射,要求病人平卧,头枕薄枕,面转向健侧,患侧上肢外展90°,肘关节也呈90°,使前臂向上扶床边把手。如无此设备,前臂可屈曲扶头,照射体位要求与画野时一致。
    ③乳腺癌放疗照射野:应根据综合治疗方案的要求及期别而定。常用的射野有5个,即内乳区、锁骨上区、腋窝区、乳腺区和胸壁。
    A.手术区胸壁照射:a.意义:主要用于有多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晚期原发乳腺癌易发生术后胸壁复发的病人。经适当选择的Ⅰ、Ⅱ期乳腺癌,行根治或扩大根治术后,很少见到手术区胸壁复发,如有复发也往往是孤立的皮肤小结节。遇此种复发及时给予放疗,常能控制。此外,手术区胸壁复发也反映病期较晚。一般说,腋窝淋巴结转移愈严重,手术区胸壁复发率也愈高。术后常规照射胸壁,同时照射腋区。胸壁复发可用60Co做切线照射,在5周内给肿瘤量50Gy,达到足量放射治疗。另外,高LET射线的临床引入,可以使胸壁照射适用于各期手术或非手术病人,因其可以垂直胸壁照射,剂量分布均匀,局限于胸壁,可调节性能好,肺组织受到保护。b.照射范围:包括临床及手术搔动区照射面积较大。若术后照射,需等伤口愈合后。
    B.乳内区照射野:a.意义:乳内淋巴结为乳腺癌转移的第1站,其转移率约30%。金显宅报道乳内淋巴结总转移率为29.2%。肿瘤位于乳腺内侧时转移率更高(44.2%),中央区时为50%,外侧时为12.5%。Bucalossi报道扩大根治术1213例,乳内淋巴结总的阳性率为22%,肿瘤位于内侧时为24.9%,中央时为33.8%。侵占全乳时为54.5%,外侧时为14.1%。另外乳内淋巴结阴性时,Ⅰ~Ⅱ期乳腺癌乳内淋巴结转移率为12.3%,腋窝淋巴结阳性时为47%。也有报道腋窝淋巴结阳性时乳内淋巴结转移率为32.7%,阴性时为6.8%。b.照射范围:乳内区照射野主要是针对乳内腺管区的淋巴结链而设,该链一般认为在胸骨旁,中线外2~2.5cm,深2~3cm,经淋巴结扫描证实它在中线旁开2~3cm及至5cm之间,深度0.5~5cm,多为2~3cm,且第二、第三肋间转移的机会较多,照射范围应包括1~5肋间,内侧在胸骨中线,上界平第二肋骨上缘,下界包括第五肋间,照射宽度为5~6cm,长14~15cm。也有主张如乳腺肿瘤在中央或内上时,应包括对侧1~3肋间区。
    C.腋窝照射野:a.意义;腋窝淋巴结也属乳腺癌转移的第一站,有人说乳腺癌淋巴引流1/4到乳内淋巴结链,3/4到腋窝淋巴结组。腋窝淋巴结凭临床检查假阳性和假阴性的误差率各约20%~30%。Bucalossi报道1213例乳腺癌,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为N0,手术标本32.7%为阳性;临床检查为N1时,手术标本阴性者占28.2%。当腋窝淋巴结阳性率为50%左右,T12的肿瘤阳性率为45.6%。T34时阳性率为72.4%。一般认为乳腺癌总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60%~70%左右。B.照射范围:照射野为胸大肌外线(前)至背阔肌前缘(后),以腋窝为中心,设7×7cm2或8×8cm2大小,射线机对准锁骨上方向。也可用与锁骨上下联合一起的腋前野,该野包括锁骨上下及腋窝,剂量应以5~6cm计算。另外也有人在初期用腋窝、锁骨上、锁骨下3个照野(锁骨上下以铁骨为界分开),先用深部X线或8~10Mev电子束,每野接受总剂量的1/2,然后三野合并为一野,用60Co或高能X线完成。腋后野一般情况下很少应用,如腋窝量从腋前或腋窝不易达到足量照射时,或术后病人上肢抬举困难,或因肿瘤累及上肢不能外展时,可从腋后野补充。照射范围包括腋窝和沿胸壁走行的淋巴组织。腋后野治疗取俯卧位,去枕、头转向对侧,患侧肩部紧贴床面,手背贴近骨盆外缘。
    D.锁骨上照射野:a.意义:一般认为锁骨上区属次级淋巴引流站。有人认为肿瘤在乳腺中央或内侧,且腋窝淋巴组织学检查阳性时,内乳区淋巴结转移率为50%,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机率为20%~25%;如原发灶在外象限,腋窝淋巴结组织学检查阴性,则内乳和锁骨上区受累的可能性很低。从原发灶直接跳跃到锁骨上转移的机会极少,所以当内乳区或腋窝淋巴结手术标本阳性时,才考虑补充锁骨上区预防照射。B.照射范围:主要针对锁骨上区的淋巴转移。该野的上界于环甲膜,后界在斜方肌前缘,内界在中线(包括前哨淋巴结)沿胸锁乳突肌向上延伸与上界边相交,下界于胸锁关节下线向外划水平线,外界避开肩关节沿肱骨头内线划线与下界相交。如欲包括锁骨下区,下界边可向下移至第二肋软骨水平。锁骨上照射野一般呈不规则的五边形,面积150~250cm2。为避开咽喉,照射时机头可向外打10°~15°。
    E.乳腺区切线照射野:a.意义:主要用于非手术治疗或行保守外科(肿瘤切除、区段切除等)治疗的乳腺癌,用放射线消灭原发处或保守切除后的亚临床病灶。b.照射野:一般设内外2个切线野以减少或避免肺组织受照。内侧切野的内界与乳内区照射野的外缘相接,上界与锁骨区照射下线相接,外缘在两切线野的中线。外侧切野的外缘在腋中线或腋后线上,上下界与内侧切野水平一致。有时也可将乳内区照射野包括在切线野内,此时内切野的内界应过中线1cm。切野大小为19×9cm2或20×10cm2。乳腺切线野为达到剂量均匀,常采用楔形板或填充物技术。
    ⑤放射治疗方案:放射治疗与手术治疗一样,属于局部治疗手段。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放射治疗的应用主要有3个方面:A.根治性放射治疗;B.术前、术后辅助放疗;C.姑息性放射治疗。作为临床外科医师往往是乳腺癌病人第一位医师,并且直接掌握着病人的第一手资料,对病人的整个治疗起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在了解以下治疗方案后,可根据其临床经验,配合外科手术或指导病人进行最佳治疗选择。
    A.根治性放射治疗:目前根治性放疗多用于年迈体弱或患有严重心血管或其他内脏疾患等不适于手术的Ⅰ、Ⅱ期病人。但随着放疗技术及设备的发展,其适用范围有扩大的趋势。根治性放疗有以下两种形式:
    a.乳腺癌单纯放射治疗:过去只用于不能手术的晚期癌,或有手术禁忌症的早期癌。近30年来随着放射技术的发展及保留美容的愿望,对早期乳腺癌首选放疗或局部肿瘤切检后放疗已屡见不鲜,尤其是欧美一些家比较盛行。从大量的文献报道材料看,早期乳腺癌单纯放疗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可与根治术相比。因此无论早期或晚期乳腺癌都适应予放疗。单纯放疗的照射野基本上有3个:乳腺区2个切线照射野,用60Co或高能X线全乳腺照射50Gy/5周。然后缩小照射野于原发灶或手术切检区,用低能量射线垂直补充局部量至70~75Gy。或用组织间照射补充15~25Gy;乳腺切线照射时如未包括乳内区,可另设乳内区照射,如为预防照射在2.5~3cm深处给予50Gy;锁骨上下及腋窝联合照射野,因该野包括3个解剖部位,其剂量应根据不同部位的肿瘤深度计算,各区的肿瘤照射量都应在50Gy/5周。如锁骨上或腋窝下仍有可摸到的淋巴结可缩小照野,局部补加10~15Gy/11.5周。腋窝量也可用腋下或腋后野补充。照射方法,应该所有射野每次都照,每野2Gy,每周5次,总疗程5~8周。但这种照射法多数病人反应大,常因血象低或全身反应不能坚持。
    b.乳腺保守性外科治疗切除加放疗:乳腺切除加低位腋窝清除,对年龄较大或不能耐受根治手术者可行此手术。术后对Ⅲ期乳腺癌应照射胸壁(手术床),锁骨上下区(包括腋窝淋巴区)及乳内区。胸壁大野用6~10Mev电子束40Gy/4~5周,可清除亚临床灶减少胸壁复发,锁骨上下及乳内区如为预防照射,分别用12Mev及15Mev的电子束50Gy/5周即可。如果Ⅰ、Ⅱ期病人绝大多数不给胸壁照射,区域照射按根治术原则进行。单纯乳腺切除后放疗:胸壁的照射同上,对区域淋巴结如乳内区、锁骨上下及腋窝,如为预防照射各区均应50Gy/5周,如治疗前临床上腋窝、锁骨上已摸到淋巴结,照50Gy后缩小照射野加至65Gy。单纯乳腺切除后放疗应在10~14天之内开始。楔形切除(或区段切除)后放疗:这种手术适合于年轻、愿保留乳腺的病人,或早期单发灶,无皮肤受累,腋前淋巴结临床检查阴性者。手术后乳腺照射时可按临床上病变对待,给予切线照射45~250Gy/4~5周。对手术疤痕区缩野后垂直照射追加10~15Gy,或用组织间照射补充。乳腺肿瘤切除或切取活检后的放疗:原则上前者按乳腺楔形切除后加放疗,后者按乳腺癌单纯放疗对待。
    B.术前及术后辅助放射治疗:
    a.根治术后加放疗:
    放疗原则:Ⅰ、Ⅱ期乳腺癌根治手术后,原发灶在乳腺外带,腋窝淋巴结病检阴性者术后不加放疗,腋窝淋巴结阳性时术后照射乳内区和锁骨上下区;原发灶在中央或内带者,腋窝淋巴结病检阴性,术后只照射乳内区;腋窝淋巴结阳性时术后照射乳内区及锁骨上下区。Ⅲ期乳腺癌根治术后,不管腋窝淋巴结阳性或阴性及肿瘤位置如何,术后一律照射乳内区及锁骨上下区,并且视情况加或不加胸壁照射。Ⅰ~Ⅲ期乳腺癌保守外科治疗后,除淋巴转移区域照射外,另补加乳腺区或胸壁照射。
    扩大根治术:无论是胸膜内或胸膜外式,不管乳内区淋巴结阳性或阴性,如腋窝淋巴结病检阴性术后可免除放疗;若腋窝淋巴结阳性,术后对锁骨上区行预防照射。用60Co加电子束或单用12Mev电子束,深度以2.5~3cm计算给予50Gy/5周。
    根治(Halsted)和改良根治(Patey)手术后:不管原发癌位置如何,腋窝淋巴结阳性时对锁骨上下区及乳内区行预防照射各50Gy/5周;原发灶位于乳腺内侧或中央时,腋窝淋巴结阴性,仅对乳内区行预防照射,深度以3cm计算,给予50Gy/5周。若腋窝淋巴结阳性,术后照射乳内区及锁骨上下区,剂量同上;原发灶位于乳腺外侧腋窝淋巴结阴性者术后不加放疗。以上3条仅限于临床Ⅰ、Ⅱ期乳腺癌。Ⅲ期乳腺癌的处理同放疗原则第2条。腋窝已做了彻底清除,即使有腋窝淋巴结阳性,腋窝复发的机会比较少,另外腋窝清除术后补加放疗会产生疤痕挛缩,影响上肢功能。故根治术后一般不补加腋窝区放疗,除非有病灶残留。根治术后放疗开始时间应在手术后3~6周内,如有植皮可延至8周开始。
    Fletcher认为根治或改良根治手术后只要有下列情况者,可补加腋窝或胸壁放射治疗:腋窝下未能做到手术彻底清除,病理证实有多数淋巴结转移;术前记录腋窝淋巴结直径超过3cm,活动或固定;病理证实有淋巴结外的侵犯。
    胸壁放疗的指征是:术后病检腋窝淋巴结有20%或更多阳性;乳腺原发灶大于5cm;肿瘤固定到胸肌筋膜;皮肤与肿瘤固定或皮肤受累;乳腺多中心瘤灶;周围神经或淋巴结受累。
    b.术前放疗:有人提出术后放疗只能减少局部区域复发不能提高生存率。因此近年来有人提倡有计划地行术前放疗。其目的主要是减低或消灭癌细胞的活力,防止术中播散。使不能手术的病例变为可手术切除。
    适应症:T3乳腺癌局部病灶大,临床上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病例;Ⅱ、Ⅲ期乳腺癌局部皮肤有累犯或腋窝淋巴结有明显转移征象者;争取手术切除的炎性乳腺癌。
    照射方法:术前照射应根据病人的分别及拟采取的手术方式,选择不同的照射部位和剂量。其目的是减活肿瘤周围的亚临床病灶和缩小肿瘤体积,并且不能给手术带来困难。对T3N0病例主要照射全乳腺和部分胸壁,用高能射线切线照射40Gy/4周,放疗结束后4周行根治术或单纯乳腺切除术。术后根据手术范围及病理表现,补充区域或胸壁放疗;对皮肤有累犯或腋窝有转移的Ⅱ、Ⅲ期病例,术前乳腺切线照射40Gy/4周(不加Bolus),腋窝及锁骨上区用1个联合照射野,给予50Gy/5周(腋窝量不够时可以腋后野补充)。全疗程5周,4~5周后行手术治疗。有人认为术前放疗40Gy/4周,对癌细胞有较高的杀灭率。腋窝淋巴结检查阳性及原发灶针吸阳性时,术后标本转阴率很高。因此,术后可明显地减少种植和远处转移。但对局部晚期或瘤块较大(超过5cm)者,术前照射不易达到原来的目的,上情况应行术后放疗。
    C.姑息性放疗:
    a.晚期乳腺癌的放疗:晚期乳腺癌(Ⅲ、Ⅳ期)病人,绝大多数就诊时即有微小远处转移灶,应以控制局部和转移灶为目的进行治疗。一般认为对晚期乳腺癌放疗的局部控制率可达70%。5年生存率为0~20%。照射方法:可采用3~4个射野,主要照射原发灶和淋巴引流区。给予40~50Gy/4~5周。可起到肿瘤缩小、减轻症状、延长生命的姑息疗效。
    b.复发乳腺癌的放疗:
    胸壁复发:常常是疾病远处扩散的预兆,最好选择全身化疗,辅助局部放疗。如以前未接受过放疗,胸壁即使是单个复发病灶,也应考虑行同侧全胸壁放疗,并且包括区域淋巴引流区。用6~8Mev电子束给予40Gy,或60切线50Gy;对残余瘤结或活检疤痕,缩野后补加10~15Gy。如以前接受过放疗应用小照射给予30~35Gy/2周。如为局部止血,可给一次照射1500拉德。如系单个病灶,给予小量放射辅加热疗效果更好。一般认为胸壁复发局部放疗的控制率可达50%。
    区域淋巴结复发:未接受过放疗者,给予常规照野和剂量;曾接受放疗者,可用小野、快速低剂量放疗。
    乳腺癌血运转移灶的放疗:乳腺癌出现血运转移时预后恶劣,任何治疗方法都难以奏效,放疗可达到姑息减症之目的。骨转移:乳腺癌的骨转移多发生在躯体中线骨骼,如脊柱、盆骨、头颅骨等。骨转移的首发和主要症状是疼痛。放射线止痛效果可达80%。放疗后虽然症状消失了,但X线片常常看不到变化。对骨转移的照射野必须包括足够的范围。如骨翼有转移,有时需照射半边或1/4骨盆。对椎体的转移要上下包括一个正常椎体。常采用高能射线,短疗程低肿瘤量照射,每次4Gy,连结续5~6天,总量20~36Gy。如照射野较大可2周给30Gy。病人若活动受限搬运困难,可一次照射10~12Gy能达到止痛效果。
    脑转移、颅转移:做二个对穿野行全脑照射,30GY/3周或40GY/4周,同时应用皮质激素。可达到姑息减症的效果。
    臂丛受压或受侵:锁骨上区复发时常有臂丛受压或累犯。必须给予大剂量才能解除疼痛。照射野应包括下颈及锁骨上区,内界到中线包括颈5、6、7及胸1、2神经根处,给肿瘤量是40~50Gy。仍有残留缩野后加至60~70Gy。
    脊髓受侵或压迫,给予40Gy/4周。
    上肢静脉受压综合征,应立即采用放疗,高能射线每次40Gy/3d,以后每天20Gy,总量36Gy/3周,可配合激素效果更好。
    D.炎性乳腺癌的放疗:炎性乳腺癌较少见,其发病率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5%,临床表现特殊,本病具有病程短、发展快、转移早、预后差等特点。故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手段都难以获得成功,约半数以上在治疗后1年内死亡,约80%的病人2年内死亡。一般认为手术是禁忌症,可采用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常规放疗收效甚微,有人主张用多次分隔照射方法,即每天照射2次,间隔8~12h,每周12.75Gy,使每周剂量产生的细胞杀伤超过细胞繁殖。Fletcher对11例炎性乳腺癌做了放疗,乳腺区每天照射2次,区域淋巴结每天照射1次,11例中只有1例产生局部复发。如放疗与化疗联合,可看到化疗组远处转移时间推迟3~12个月。个别病例也可行术前快速、低剂量放疗。尔后全乳腺切除再给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放疗用大分次量分割,即每次4Gy,总量20Gy/周,放疗结束后1~2天手术,这种方法皮肤及全身反应小,疗程短,不增加手术困难。
    (5)乳腺癌的放疗效果:放射对乳腺癌的治疗仍为局部手段,而乳腺癌是一全身性疾病,并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治疗效果的提高有赖于掌握疾病规律,采取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国内对早期乳腺癌多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不能手术的晚期病例采用以放疗、化疗和内分泌为主的综合疗法。乳腺癌治疗的效果如何,因各家报道材料组成的期别、手术范围、综合措施等不统一,结果也不一致。综合国内外近半世纪以来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自治疗开始计算乳腺癌总的5年平均生存率约为30%~60%。不论治疗方法如何,Ⅰ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为80%~90%,Ⅱ期为16%~50%之间,晚期则为10%~20%。乳腺癌治疗的效果比前几十年略有提高。国外文献报道,国外对乳腺癌治疗,近30多年来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一些学者主张缩小手术范围,保留乳腺及生理功能,术后采取与放疗或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总之乳腺癌采用保守手术加放疗的综合治疗,不但有很好的疗效,并且保留了乳腺外形及上肢功能。
    (6)放射反应及并发症:
    ①全身反应:多在放疗的初期和末期发生,病人有恶心、不思饮食。恶心最早可在照射后的第2天出现,多数在第5、第6天发生。头昏乏力、全身不适常出现在照射的中期和末期。病人多能耐受,除非血象低,一般很少中止治疗。
    ②皮肤反应:自高能射线应用以来皮肤反应大为减轻。60Co或高能X线,早期可出现轻度皮肤红斑。电子束可引起中等或强烈红斑。中等剂量照射后可有色素沉着及干性脱皮。皮肤反应一般在治疗结束后的第7~10天达高峰,并在3周左右完全愈合。如皮肤未发生湿性反应,晚期可发生皮肤萎缩变薄、花斑、毛细血管扩张等,深部X线引起的此等反应尤为明显,称之晚期放射性皮炎。而高能射线照射后常出现皮下纤维硬化。
    ③放射性食道炎:无论哪种综合治疗,如有乳内照射野,中等放射强度即可引起放射性食道炎,但一般不需处理。
    ④肺炎或纵隔旁纤维化:如用高能射线行乳区或锁骨下区联合照射时,早期可发生无症状放射性肺炎;晚期可出现肺炎及纵隔旁纤维化,肺门提高,尤其在全乳切除术后合并放疗病人更为常见。
    ⑤上肢活动受限:放疗后的病人很少发生上肢活动受限,但在放疗中或放疗后必须注意上肢体操训练。上肢水肿,如腋窝作过手术清除,一般不照射腋窝。但腋窝清扫不彻底或有高复发危险时,需加腋窝照射,给予50Gy/5周照射后,上肢水肿发生率大约为14%。如未作腋窝解剖,腋下照射50Gy不会引起上肢浮肿。
    ⑥肋骨骨折:Flerher认为胸壁接受50Gy照射后,约有7%的病人发生骨折,且骨折多为单根肋骨。骨折常发生在乳腺或胸壁曾接受过放疗者。乳腺纤维化,行根治性放疗的病人,全乳腺需接受50Gy,中心灶补加到70~80Gy。晚期常出现乳腺及胸壁纤维化。
    (7)影响预后的因素:在各类肿瘤中,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因素最多,如年龄、月经、妊娠、哺乳、激素水平、家族史、期别、治疗措施等,特别是血运转移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放疗虽属局部治疗措施,但对乳腺癌的原发和区域转移灶的控制至关重要。放疗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存率。合理掌握适应症,制定适宜治疗方案,选择能量适当的射线,精确的布野及适宜的时间剂量因素,避免产生放射损伤等,都是放疗成败的关键。
    ①放疗照射野:根据手术与否或手术清除的范围设计照射野,尽量减少正常组织受照射,如布野不周,该照射的部位被遗漏,就会带来复发,相反有的区域已作了清除再作照射又会造成超治疗。
    ②放射剂量:对亚临床灶给予15~50Gy/4.5周即可。如病灶较大又未能切除,应实行缩小照射野的方法,灶中心应达到850Gy/8.5周,低于60GY常致失败。有人认为对T3病灶少于70Gy不易控制,80~90Gy可控率达50%。也有报道T3给予30~40Gy,局部控制率仅为28%,60Gy以下局控率为35%,60Gy以上效果明显提高;如再补充40Gy组织间照射效果更好。当然以放射生物学的观点,肿瘤切除后再放疗效果更理想。
    ③防止或减少胸壁复发:胸壁复发多因手术时有瘤细胞残留所致。中等放射量足以消灭这些亚临床病灶。而根治术后的复发与病期早晚,特别是与腋窝淋巴结阳性率有很大关系。为此根治术后应根据腋窝淋巴结受累情况,决定是否应补加胸壁放疗,以防止或减少胸壁复发显得更为重要。
    3.化学治疗  近百年来,乳腺癌的治疗多采用局部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但不论手术还是放射治疗,均只作用于局部及区域性的病灶,而对癌细胞的血道及淋巴播散则并无根本作用。大宗手术及放射治疗病例已从临床方面证实恶性肿瘤早期就可以发生远处转移。因为即便是行扩大根治术、超根治术或大面积、大剂量的放射治疗都不可能很有效的控制乳腺癌(甚至早期乳腺癌)的复发。当然,这里并不能排除体外可能存在的致癌环境或刺激因子的持续作用。另外从病理方面也有许多资料证实在乳腺癌的早期,即癌灶直径小于1cm2时就已有约20%~60%发生了远处转移。由此可见乳腺癌全身治疗的必要性。化学治疗为此开辟了一个新领域,由于化疗改善了对于肿瘤的全身性控制,使许多恶性肿瘤病人甚至是已发生转移的病人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现代化学治疗本身已从姑息治疗向根治过渡,在综合治疗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肿瘤化疗的药理学基础: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是决定肿瘤化疗成败的重要关键之一。不同药物的作用原理,细胞动力学特点及其在体内的分布、代谢不同;不同正常组织及不同肿瘤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各异。因此,对于从事肿瘤工作的外科医师来说,除了外科内容外还应熟悉肿瘤、宿主及药物三方面的情况,并把握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①抗肿瘤药物的作用原理:化疗制剂主要是影响细胞的复制过程。那些生长组分大,倍增时间短的癌瘤,如白血病和绒毛膜上皮癌,其细胞的复制速率比正常组织者为快,因此,对化疗制剂更敏感。对这类肿瘤,经过几个疗程的化疗。可达到明显的缓解。而生长组分低、倍增时间长的实体瘤,如乳腺癌,对化疗制剂相对不敏感。应用化疗后,所产生的抗肿瘤作用尚不敏感时,就已出现药物毒性症状。因此对这类肿瘤,从它们和正常细胞在细胞动力学的区别上,很难探索一个既有抗肿瘤作用而又没有毒性反应的化疗方案。若用药后未见效,也没有毒性症状,表明剂量不足,若对化疗有效而无毒性症状,也可酌情增加剂量,直到出现轻度毒性症状。因为化疗是呈一级动力学杀伤,即一定剂量的抗癌药物只能杀伤一定百分比的癌细胞,且杀伤的百分比往往与用药剂量呈正比。
    治疗乳腺癌的常用化学药物主要有烃化剂、抗代谢药、抗生素和生物碱类。
    A.烃化剂:虽然各种烃化剂的结构和化学反应不一样,但它们的作用方式是一样的,都是干扰与破坏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主要是破坏DNA的复制。烃化剂都含有两个以上的烃基,称为双功能或多功能基团。它们很易与亲核基因发生反应,使DNA双螺旋链不能松解或切断DNA链,从而能干扰和破坏DNA复制。烃化剂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整个增殖周期中的任何一期和非增殖周期的细胞都具有杀伤作用。一般对M期和G1期的杀伤作用较强。烃化剂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在所有化学药物中,烃化剂对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最强,能迅速杀伤致死。用于治疗乳腺癌的烃化剂有氮芥(HN2)、苯丙酸氮芥(PAM)、环磷酰胺(CTX)、消瘤芥(AT-1258),卡氮芥(BCNU)、苯丁酸氮芥(CB1348)、噻替哌(TSPA)。其中以CTX的应用最广。
    B.抗代谢药物:凡能抑制DNARNA的合成并以此种形式阻止细胞生长和瘤细胞增殖的药物,都称为抗代谢药物。由于抗代谢药物在结构上与体内正常代谢物相似,常被误纳入瘤细胞的代谢途径,致生成无功能的伪产物,使代谢中断。另外,由于它们的结构与正常代谢物相似,能与正常代谢物竞争酶的结合部位,从而抑制了酶的生化反应,这样也可使代谢中断。用于治疗乳腺癌的抗代谢药物有氟脲嘧啶(5-FU)、甲氨喋呤(MTX)。
    C.抗生素类:用于治疗乳腺癌的抗生素主要有3种:a.丝裂霉素C(MMC),其药理作用很像烃化剂,能与DNA分子交叉联结,使DNA解聚,干扰DNA的复制,致使染色体断裂,从而阻止瘤细胞增殖;b.阿霉素(ADM),主要抑制DNA的合成,对RNA的合成也有干扰作用。此外,它还能抑制DNA到mRNA的转录过程。阿霉素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在它的分子结构中有糖氨部分,此与心肌糖体相似,可选择性地被心肌摄取而引起心肌的毒性作用。因此阿霉素的累积剂量一般不超过450~500mg。在抗生素中阿霉素是对乳腺癌单一用药中较有效的药物,约50%的病人首次用药有效;c.表阿霉素(E-ADM),是阿霉素的衍生物,其抗癌作用与阿霉素相似,但其心脏毒副作用较轻,用量比阿霉素提高1/3。
    D.生物碱:用于治疗乳腺癌的生物碱有长春新碱(VCR)、长春花碱(VDS)、秋水仙碱和秋水仙酰胺。它们都是有丝分裂抑制剂,通过影响tRNA的功能,从而选择性地抑制微管蛋白的合成,以干扰纺锤丝的形成,使有丝分裂停止于中期。生物碱主要作用于M期,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此外长春新碱具有使增殖细胞同步化作用,这样便能提高其他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因此长春新碱常用于联合化疗方案中。从药物动力学考虑,在血浆中半衰期长的药物,如阿霉素、丝裂霉素C、卡氮芥、环己亚硝脲等,它们的剂量反应曲线显示,以大剂量、间歇给药,比小剂量、多次给药更有效。
    ②联合化疗的药理学基础:由于肿瘤病因及其生物特点的复杂性,使单一用药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于是人们提出了联合用药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关于肿瘤抗药的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是必要的。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合理的合并用药不仅可显著提高疗效,还可减少耐药性的发生。但不合理的合并用药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因此,联合化疗时对配伍药物的选择应用要深思熟虑,既要考虑到药物作用、生化机制、细胞动力学特点,也要考虑到它们的毒性特点及其在体内的命运。通过合并用药,我们希望在疗效方面协同,而毒性却不能明显增加。
    根据药理学已有的成果,设计联合化疗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生化药理学:肿瘤化疗中合用2种以上的药物时,从作用方式上看可以有以下几种不同方法:a.序贯阻断:在一种生物合成的多酶体系中可用不同的药物阻断不同部位;b.同时阻断:用不同药物阻断产生同一代谢物的不同途径,如CA与6-MP合用,前者抑制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后者抑制嘌呤核甘酸的合成;c.互补性阻断:即将抑制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与直接损伤生物大分子的药物配合起来,如将CA与烷化剂配伍使用。
    B.毒副作用性:不同抗肿瘤药物的毒性不同。当合并使用具有不同毒性的药物时,其疗效增强,而毒性不致重迭,此时可使用单独用药时的全量。此外还可设法通过合并用药选择地降低抗肿瘤药物对宿主的毒性:
    a.代谢物与抗代谢物配伍使用:如临床上使用大剂量MTX,用四氢叶酸解救,早已发现在给MTX前1h给叶酸可消除前者对小鼠的毒性,若同时给予或事后给予叶酸时,则不能保护前者的致死性毒性,但用四氢叶酸时,即或在给叶酸抗代谢物12~24h后给予也可保护后者的致死性毒性。
    b.用巯基化合物降低烷化剂的毒性:众所周知,巯基化合物可降低HN的毒性。预先给予或在给药后投以半胱氨酸,可减低CYT的毒性。
    c.一种抗肿瘤药降低另一种抗肿瘤药的毒性:DRN与ADM的限制性毒性是心脏损害。Harman等报道若预先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或与其结构相似的ICRF-159灌注离体狗心脏,则抗生素的毒性可部分地被防止。
    C.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及代谢:当两药合用时一药物可影响另一药在体内的分布及转变。如若将引起细胞膜改变的药物与抗肿瘤药伍用,可导致第2种药物透过细胞膜能力的变化。
    D.细胞动力学:按细胞动力学可将抗肿瘤药分为:a.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这类药物可杀伤各种细胞,细胞对它的敏感性与增殖状态无关。它们多在大分子水平上直接破坏DNA,或与其形成复合物,从而影响RNA的转录及蛋白质合成,各种烷化剂及抗癌抗生素多属此类。b.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细胞对它们的敏感性与增殖状态有关。这类药物包括大多数抗代谢物及某些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
    临床应用时可根据不同肿瘤药的细胞动力学特点做如下配伍: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与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合用;将不同的时相特异性药物联合使用;将作用于同一时相,但生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联合使用。
    (2)临床应用化疗药的原则:
    ①只对已确诊的恶性肿瘤,并有药物治疗指征的病人给予治疗,一般不作诊断性治疗,更不应作安慰剂来使用,以免滥用药物而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②确定使用药物治疗后,应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发展趋向、药物的作用原理及特点等制定治疗计划。并对所有剂量、途径、方法和疗程事先确定,且不可以无限制地用药或盲目提高剂量。有的情况常因药物选用不当或给药方法不佳,而使肿瘤未控制而已引起骨髓抑制,给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
    ③应选用一些客观指标,以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
    ④治疗前必须熟知药物的毒性,并制定观察计划,并给予一些减少毒性反应的措施。
    ⑤在化疗过程中,应按期检查血象变化。一般应每周检查1~2次,如血象下降应更加密切地进行观察,并采取一定措施。
    ⑥药物治疗后要对病人进行随诊观察,以观察缓解期和在必要时给予巩固治疗;另一方面也观察可能发生的远期反应和毒性。
    ⑦病人体质不佳而又需在近期化疗时,必须要纠正贫血,肝、肾功能障碍等,然后方可化疗。
    ⑧禁忌症:一般认为病人有以下情况时应慎用或不用化疗。A.年老体衰或恶病质者;B.以往多疗程放疗和化疗,血象长期很低或有出血倾向者;C.有肝、肾功能障碍及心血管功能严重疾病者;D.贫血、营养障碍及血浆蛋白低下者;E.有骨转移者;F.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G.有感染、发热及其他并发症者;H.心肌病变者,应尽量不用ADM、DRN及金属类抗癌药;I.患有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应禁用BLM,尽可能不用MTX和BUS。
    ⑨停药指征:根据所用药物及病人状况,以下情况为停药指标:A.用药时间超过一般显效时间,或积累剂量超过可能显效的剂量,继续用药有效的机会不大者;B.呕吐频繁影响病人进食或电解质不平衡时;C.腹泻超过每天5次,或有血性腹泻时;D.血象下降,如白细胞低于2.0~3.0×109/L,血小板低于50~80×109/L时,有时发现血象锐降,虽未达此水平也应及时停药观察,以免发生严重骨髓抑制;E.病人感染发热,体温超过38℃以上(由肿瘤引起的发热不在此例)者;F.出现并发症;G.出现重要脏器的毒性,如心肌损害、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肾炎或膀胱炎、化学性肺炎或纤维变等。
    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停药并密切观察,根据情况及发展趋向给予适当治疗或进行抢救。
    (3)常用的乳腺癌化疗药物及化疗方案:适用于乳腺癌治疗的药物有10余种(表5), ADM效果最佳。通常用量60~75mg/m2静脉注射,每3周1次。初次治疗,显效率在38%~50%,中位有效期5~8个月不等。曾接受单药化疗者,在联合化疗时仍能保有20%以上的有效率。ADM的缺点为价格昂贵,有脱发、心肌毒害等副作用。
    (4)晚期乳腺癌的多药联合化疗:单药化疗在乳腺癌甚少见效,有效维持时间亦均短暂。近20年来多药联合化疗对不少癌瘤取得了卓越疗效,晚期乳腺癌亦是,收到比单药化疗强得多的效果,而且缓解维持期也可增长1倍(表6)。
    (5)化疗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表7):
    4.内分泌治疗  是通过改变人体的内分泌状况,即改变激素依赖性肿瘤生长所需要的内分泌微环境,使肿瘤细胞停止增殖的一种治疗方法。1896年Beatson首次报告患转移性乳腺癌的中年妇女,在切除卵巢之后病情得到缓解。Lett于1905年报道99例行双侧卵巢切除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率达41.3%,其中客观有效率为36.4%,但绝经后病人用卵巢切除术治疗无效。
    近20多年来,由于广泛开展了雌激素受体测定,能够帮助选择应用内分泌治疗的指征,使其内分泌治疗更具有针对性,疗效更好。由于内分泌治疗的作用机制与化疗不同,内分泌治疗主要是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其作用速度较化疗慢,获得部分或全部缓解常需要数周或数月。如果应用内分泌治疗有效的病人,其缓解期、生存期、生存的质量均较应用化疗的病例效果好。
    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人们于1971年在受雌激素影响的细胞内找到了一种特殊的受体蛋白,这种蛋白能与雌激素相结合,被称为雌激素受体,它存在于乳腺细胞内,能起到促进乳腺发育的作用。乳腺细胞发生恶变时,一部分病人的癌细胞内仍然保留有这类受体,并接受内分泌的控制,这就是激素依赖性细胞;另一部分癌细胞,在恶变过程中失去了受体,内分泌对它们不再起作用,这些细胞就是非激素依赖性细胞。这样,便可以利用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来进行雌激素受体的测定。
    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的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据乳腺癌雌激素受体的阳性或阴性,可将乳腺癌区分为激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两类。在估计预后中,结合肿瘤临床分期、肿瘤细胞类型及分化程度,雌激素受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病人,手术后结合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可以得到较好的预后,改善生存质量,延长无瘤生存期,延缓复发,使得远期生存率得以提高。故乳腺癌受体检测的重要性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并将其视为和病理检查同等重要的常规检查手段,以指导内分泌治疗方案的制定。与乳腺癌关系较为密切,且在临床上最常用的有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gR或PR)。
    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虽非治愈性手段,但对于不宜手术或放疗的晚期乳腺癌病人,如急速恶化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急性炎性乳腺癌等,内分泌治疗和化疗一样,常可收到比较突出的姑息疗效,可惜内分泌治疗仅宜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
    (1)内分泌治疗的适应症:①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病人时,如雌激素受体和黄体酮受体阳性,无瘤间隔期2年以上,肿瘤进展缓慢,转移仅局限于软组织或骨骼,则宜于首选激素治疗。大约60%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前、后妇女用激素治疗有效,对受体阴性的病人只有5%的疗效。②一般来说,年龄较大的病人,以及手术后无癌间歇期较长久的病人,宜用激素治疗。③乳腺癌转移仅限于一处或两处的病人,以及转移累及乳腺皮肤或淋巴结的病人,也可采用激素治疗。④雌激素(乙烯雌酚、乙炔雌素二醇),主要适用于绝经后4年以上的病人。雌激素对肿瘤的消退率较高,对软组织病灶的作用比雄激素强,对骨及内脏转移亦不比雄激素差。⑤雄激素(丙酸睾丸素、甲基睾丸素、氟化雄激素),主要适用于绝经后5年以内或未绝经已有骨转移的Ⅳ期病人,亦适用于去卵巢后的复发病人。
    (2)内分泌治疗的机制:是改变激素依赖性肿瘤生长所需要的内分泌微环境,使肿瘤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从而达到临床缓解。根据大量临床资料的总结与联合化疗相比,内分泌治疗具有以下特点:①毒副反应一般较轻,病人生存质量较好。②中位缓解期可达12~18个月,而联合化疗为6~8个月,仅少数能超过12个月。③内分泌治疗尚有15%左右的病情稳定(SD)病例,其肿瘤量缩减虽未达部分缓解(PR)程度,但症状明显减轻,缓解期和生存期均与有效病例相仿。因此,内分泌治疗的实际获益者可达45%~50%。
    (3)内分泌治疗法:
    ①去势治疗:包括卵巢切除(手术去势)和卵巢放疗(放射去势)。根据应用目的不同有治疗性去势和预防性去势之分。
    治疗性去势,即对癌本身有直接的治疗作用,主要适应症于绝经前或绝经后短期内(1年内)不能切除的晚期乳腺癌ER阳性者;复发或转移又不能切除的晚期病例ER阳性者。对前者去势是综合治疗的一种手段,对后者则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预防性去势,是在切除癌瘤的同时行卵巢切除,以防止癌瘤复发和转移,延长病人生命。目前对预防性去势的疗效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预防性去势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对雌激素受体阳性、高危病人均应积极开展。也有人提出,预防性去势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的去势后出现绝经期症候群,少数病例使病情急剧恶化,所以,这部分学者认为预防性去势手术不可取。
    A.手术去势:有的作者认为双卵巢切除术是治疗绝经期妇女的标准首选方法,亦有的作者认为是治疗绝经前或绝经1年左右的晚期或复发乳腺癌的主要方法。这一方法切断了雌激素的主要来源,手术过程安全,并可立即显示内分泌的作用。手术切除卵巢常是快而有效的方法,不良反应小,术后也不必用任何辅助药物。术后可以有绝经后的综合症状,但消失很快。
    B.放射去势:应用放射线抑制卵巢的功能,目的及效果与手术切除相似。常采用8Co~60Co或高能X线,采用前后两野对穿照射,可在B超指导下定位或在模拟机下定位,上界位于第五腰椎下缘,下界位于耻骨上缘,两外界位于小骨盆外1cm,面积约12×15cm2左右。一般在4天内给予双侧卵巢部位照射1200~1600cGy,但疗效的显示常在3~5个月以后逐渐出现。有1/3的病人在照射后可以重新有月经来潮。因此如果要求很快出现疗效者,可以采用手术切除卵巢,而对手术有禁忌症或作为预防性去势时可用放射去势。
    有月经周期的乳腺癌病人,手术后在临床出现复发或转移前做卵巢去势,称为预防性卵巢去势。对其疗效目前尚有争论。争论的焦点是预防性去势是否可以延长生存期,预防与治疗去势的效果是否相似,哪些病人适合于做预防性卵巢去势。总之,卵巢去势后肿瘤能获得缓解的病例,其消退的情况、有效时间及生存质量常是比较满意的。因而卵巢去势能作为绝经前的晚期或复发病例,尤其是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病人的第一线治疗方法。
    (2)肾上腺切除术:应用双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收到可喜的效果,以双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乳腺癌,其理论依据是性腺与肾上腺是惟一具有合成内源性激素能力的组织,切除肾上腺后,尿内17-酮固醇含量下降,说明肾上腺是性激素或其前体的另一来源,由于完全去除了机体内的雌激素来源,便能使激素依赖的乳腺癌获得缓解。做卵巢切除的病人,病情缓解数月至数年后,血中的雌激素水平又开始升高,其小部分是肾上腺分泌的雌二醇,大部分是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在周围组织中转变为雌激素。这时若进一步做肾上腺切除术,可使病情获得第2次缓解。肾上腺切除术的适应症是晚期乳腺癌,特别是绝经后的病人及炎性乳腺癌。为避免术后发生阿狄森综合征和长期激素替代治疗,文献报道认为:①在治疗性卵巢切除病例中,术后无病期愈长,加做肾上腺切除术时疗效愈显著;②转移灶局限于骨骼、软组织或淋巴结者,比全身广泛性转移的疗效为佳;③脑及脊髓转移、肝转移、肺转移伴有肺功能不全者,治疗很少奏效。另外,由于妇女在绝经后几年以内仍可继续产生囊状卵泡,对这样的病人,应合并切除其卵巢,若病人的肿瘤为ER阳性者,缓解率可达60%~70%。
    (3)垂体切除术:现已证明,经绝后或卵巢切除后,体内继续存在的雌激素是由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经周围组织转变而来,垂体分泌的ACTH能调节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切除垂体后,则破坏其分泌。以往对卵巢切除有反应,则垂体切除后的缓解率较高,对垂体切除术治疗容易见效的是胸膜和肺转移,以及骨转移;其次是乳腺和软组织转移,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或肺内弥漫性淋巴管浸润,则很少能奏效。在绝经前妇女,切除卵巢获缓解者,做垂体切除术,可有较好的疗效。也有个别的病例,对卵巢切除不显效,但对垂体切除却有效。去势后病情缓解时间越长,切除内分泌腺的效果越好;癌组织中ER含量越高,切除内分泌腺的效果越好。垂体切除后,除需要补充糖皮质激素外,还需要补充甲状腺素和血管加压素,以控制尿崩症。
    (4)雌激素治疗:20世纪30年代后期,英国的放射治疗医师观察到快速生长的乳腺癌对放射治疗更为敏感,因此设想利用雌激素能刺激乳腺癌生长这一作用,对于不能手术的晚期乳腺癌,先予口服雌激素使癌瘤生长快,然后进行照射,当一位病人服用雌激素数周后前来接受放射治疗时,出乎意料地发现乳腺癌竟消退了,这可能就是应用雌激素治疗乳腺癌的由来。雌激素可使1/3经绝5年以上的乳腺癌病人病情获得缓解,经过雌激素治疗,不可手术的原发癌灶、复发的皮肤结节、淋巴结转移灶有时均能消退,肺转移灶可消失,骨转移灶能重新钙化,从而延长病人的存活期。雌激素的疗效常取决于癌瘤的范围和转移部位,譬如原发癌灶已切除,遇复发时应用雌激素治疗,50%以上可获得缓解。其中软组织转移的缓解率较高,骨及内脏器官转移的缓解率较低。雌激素对炎症样皮肤病变和晚期肝转移则很少有效。ER阳性的乳腺癌,其软组织转移灶在应用雌激素后,有很高的缓解率;对于ER阴性的乳腺癌,若生长缓慢,也可给予雌激素4~6周。临床反应良好者,治疗应继续下去。雌激素的见效一般在4~6周,8周仍不显效者可视为无效。长期使用以间断用药为佳,因病情恶化而停药,可不必急于改用其他治疗。因雌激素治疗显效者,当撤消雌激素后,病情常可再度好转,转移灶甚至可以完全消退。缓解期长短不定,若病情再度恶化时,可再用雌激素,每可再度缓解,可反复多次。常用的雌激素为乙烯雌酚,剂量为6~15mg/d,分3次口服。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症状,有时有水钠潴留、乳晕颜色变深、阴道分泌物增加、不规则子宫出血等,一般不需停药。雌激素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过高血钙症,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
    A.雌激素治疗的方法:
    a.竞争性治疗:又名抗激素治疗,即用生理作用相反的药物来对抗体内某种激素的治疗。能降低机体有关组织获得雌激素的特异能力,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的竞争性结合,使雌激素受体在胞浆内不能恢复和再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代表性药物有三苯氧胺,不良反应较小。
    b.添加性治疗:也就是通过药物来增加体内某些激素水平,达到治疗目的。这一类药物较多,包括女性激素、孕酮、男性激素、皮质激素等。目前以孕酮类药物使用最多,各种制剂中以甲孕酮(MPA)和甲地孕酮(MA)使用最广。
    c.抑制性治疗:主要目的是抑制雌激素的产生,其中以抑制芳香化酶的氨基导眠能和抑制促生殖腺激素的促生殖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应用最多。
    B.雌激素受体的临床意义:a.乳腺原发癌组织中受体阳性率一般比继发癌为高,绝经后比绝经前为高,这些均可为内分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b.乳腺癌病人接受内分泌治疗时,以往仅凭临床资料作为选择适应症的依据,有效率较低,如以雌激素受体作为预测内分泌治疗是否有效的参考依据,则可收到较好的效果。雌激素受体阳性病人,内分泌治疗有效率可达50%~70%;而阴性病人仅为5%~10%。如果采用雌激素受体定量测定来预测疗效,就更准确。c.乳腺癌组织内还含有孕酮受体,它的合成也受雌激素的调节,并在内分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均为阳性者,内分泌治疗有效率为69%,而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阴性者,有效率仅为33%。d.有报道指出,在化疗时,雌激素受体阳性病人一般比阴性病人缓解率明显差,即化疗对雌激素受体阴性病人有较好的疗效,而阳性者较差。因此雌激素受体也可作为预测化疗效果的参考。e.现在,治疗乳腺癌主张都要做常规雌激素受体测定,并根据雌激素受体状况来全面安排治疗方案和计划,包括:乳腺癌切除标本雌激素受体阴性,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可不做手术后辅助治疗;如腋窝淋巴结有转移,则应采用辅助内分泌治疗;如果雌激素受体阴性,内分泌治疗敏感性差,术后则辅助化疗;雌激素受体阴性,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绝经前病人可术后辅助化疗。如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更应采用辅助化疗;雌激素受体常随病程进展而发生改变,故对于复发晚期癌,最好是切取转移癌再测雌激素受体,根据结果再来制定治疗方案和计划。f.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状况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雌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病人,癌细胞一般分化较差,成长快,较多发生内脏转移,术后常见复发,预后较差;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则相反。
    (5)雄激素治疗:雄激素对绝经前乳腺癌病人的软组织转移病变有一定疗效,不过,这些病人用雄激素并不相宜,因为雄激素在体内可转变为雌激素,刺激肿瘤生长。经绝后乳腺癌病人的骨转移病变对雄激素有明显的疗效,可达80%以上,一般用药3个月可以产生效果,其缓解率与应用雌激素相似,应用雄激素后,大部分病人有主观症状的改善,与雄性激素的促合成代谢作用有关。临床最常用的雄激素是丙酸睾丸素和甲基睾丸素,前者为肌内注射,每周3次,每次100mg;后者为口服,3次/d,10mg/d。在广泛骨转移的病人,应用雄激素也可发生过高钙血症。其临床表现有胃肠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和肾功能不全,严重者可死亡。另外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男性化作用,包括声音变粗和多毛症,用药1个月以上就能出现男性化作用。
    男性激素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男性激素可以抑制垂体的促生殖腺激素、滤泡雌激素及黄体生成素,乳腺癌的癌细胞内除有雌激素、孕酮受体外,有20%的癌细胞内有雄激素受体。睾丸酮注射人体内后可经还原酶转化成二氢睾丸酯酮,然后与雄激素受体结合转入核内。二氢睾丸酯酮可经5酮-还原酶代谢成雄烯二醇,再转化成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相结合,从而可以解释男性激素对部分绝经后的乳腺癌病人有效。睾丸酮对抗女性激素的作用,部分是由于抑制了女性的RNA的合成,生理剂量的男性激素可以通过与癌细胞内的雄激素受体结合,从而刺激细胞的生长,药用剂量时可使雌激素受体由细胞质转向核内,防止胞浆内雌激素受体的再合成。
    乳腺癌应用男性激素的治疗有效率为20%~30%,停经后的妇女应用男性激素的疗效较停经前的妇女好。有骨转移者不论绝经前后,男性激素为首选的药物,80%的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内脏有转移的病例疗效差。雌激素受体测定阳性者采用男性激素的疗效(46%)比受体阴性的疗效(7%)好。男性激素治疗有效者的平均缓解期为10个月。
    常用的男性激素制剂有丙酸睾丸酮、氟羟甲基睾丸素、二甲睾酮、去氢睾酮内酯等。使用男性激素后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男性化的症状,如面部痤疮、多毛、肥胖、声音改变等。
     (6)孕激素治疗:在人类乳腺癌的治疗上,发现孕激素与雌激素联合应用,比单用雌激素能提高缓解率。孕激素能阻止雌激素受体在核内的积蓄,主要是它能干扰胞浆ER的补充,是通过孕激素有选择性地抑制胞浆ER的合成而达成的。甲地孕酮无明显不良反应,其疗效不受以往是否用过激素或细胞毒药物的影响,其不良反应为偶见阴道出血。它还可用来治疗对雌激素有抵抗的晚期乳腺癌。所以,晚期乳腺癌病人当其对多种内分泌治疗都失败后,甲地孕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激素类药物。
    甲孕酮(MPA)与甲地孕酮(MA)的作用相仿,在绝经前妇女能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雌激素生成减少。在绝经后妇女可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使雄激素前体生成减少,从而使雄激素减少。MPA及MA可以诱导肝脏中5-α还原酶加速雄激素分解代谢,从而减少雄激素转变成雌激素,两者均可使E2、E1水平各下降30%。MPA与MA可以使细胞内ER数量减少,从而使靶细胞对雌激素相对不敏感,并能与PgR特异性结合,直接影响DNA而发挥抗癌作用。已证明绝经后的乳腺癌细胞能主动摄取循环内E2及E1,MPA及MA可促进细胞内磺基转移酶及E2脱氢酶的活性,使ER转变为硫酸雌酮及E1,从而减弱雌激素的生物活性。此外,在较大剂量应用时,具有合成代谢及正氮平衡的倾向。
    疗效与治疗剂量有关,有效率在低剂量时为20%左右,高剂量时达40%。多数人认为以MPA>500mg/d,MA>160mg/d为高剂量标准。目前临床常用量为MPA 500~1000mg/d,MA160~200mg/d。根据临床资料的总结,口服MPA或MA高剂量作为第一线治疗的有效率。MPA为40%,MA为30%,平均缓解期为11个月(8~30个月)。作为第二线治疗时的有效率,MPA为27%,MA为25%。说明MPA与MA对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疗效两者并无明显示差别。
    不良反应不多,少数可出现体重增加、水肿、血压升高及阴道出血等,MA的不良反应比MPA为少。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需停药者,MPA为4%,MA为1%。
    (7)抗雌激素治疗: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雌激素受体检测技术的深入开展,临床上对抗雌激素治疗越来越得到重视。雌激素受体不但存在于胞浆内,而且也存在于胞核内,乳腺癌的转移灶内也能检测出受体,其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与细胞内存在的数目呈正相关。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三苯氧胺(Tamoxifen),近年来应用更为普遍。它是一组非基体化合物,为三苯乙烯的衍生物,在结构上与合成的雌激素己烯雌酚有相似之处,它能在靶组织内阻止雌激素的全部作用。并能对各种雌激素依赖生长的乳腺肿瘤起抑制作用。三苯氧胺一般2次/d,10mg/次,口服,持续服用,直至病情恶化为止。不良反应偶可有恶心、呕吐。偶见轻度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不规则子宫出血。TAM有效治疗反应在激素受体阳性和激素受体阴性组分别为80%和22%。受体与年龄、月经状态无确切关系,受体阳性组中内分泌治疗反应的高低与绝经年龄呈正相关,绝经10年以上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为100%。抗雌激素类药物对软组织转移的疗效优于骨转移。
    三苯氧胺(他莫西芬Tamoxifen,TAM)属于乳腺癌内分泌竞争性治疗药物,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较为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TAM是一种非甾体类雌激素药物,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真正机制尚不清楚,多数认为TAM的作用是与肿瘤细胞内的雌激素受体竞争性结合,从而阻止雌激素与受体结合。TAM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速度较雌激素的结合速度快4倍,而TAM与雌激素受体的解离速度比雌激素慢100倍。TAM亦可与雌激素受体的抗雌结合位点相结合且更具有特异性,但其作用尚不清楚。TAM尚能促进肝脏合成SHBG(雌激素结合血浆球蛋白),使血浆内有生物活性的游离雌激素水平下降,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
    三苯氧胺的常用剂量为10mg,2次/d,用药6周方能见效。增加剂量未证明使疗效提高。连用2~3年,用药后25%-60%的病人可收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7%~18%可完全缓解,缓解期为数月至数年。雌激素受体阳性时有效率可达50%;而雌激素受体阴性者仅为10%。疗效以软组织转移最好,骨转移居次,发生内脏转移时疗效欠佳。
    毒性较小是TAM的主要优点。对绝经后病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面部潮红、轻度恶心及阴道分泌物增加等。绝经前病人尚可有停经(30%)、月经不规则(30%)。
    三苯氧胺是广泛应用的药物,本药是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可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小,对防止乳腺癌复发、远处器官转移,以及骨转移都有疗效。三苯氧胺疗法是辅助性全身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世界各地进行的所有临床试验进行综合分析,证实了三苯氧胺可以显著提高乳腺癌病人的长期生存率。
    通过不同的服用三苯氧胺持续时间的对比发现,用药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病人术后服用三苯氧胺,用药5年比2年更好,三苯氧胺从总体上可提高乳腺癌病人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的生存率,但似乎在绝经后或50岁以上,尤其是ER(+)病人中效果较确切,对绝经前或50岁以下人群的效果,有待今后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评价。
    另外,三苯氧胺的疗效与年龄、转移部位、以往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以及受体测定的结果等因素有关。绝经后的病人使用三苯氧胺疗效比绝经前的好。软组织、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使用三苯氧胺后的疗效比骨和肺转移的疗效好,脑转移的疗效最差。以往来用内分泌治疗效果好的病人,使用三苯氧胺后效果也好,而以往化疗与三苯氧胺的疗效无关。雌激素受体测定阳性者应用三苯氧胺后的疗效要比阴性者的好,如果同时测定孕酮受体为阳性有效率更高,可达70%。Egha(1988)认为三苯氧胺已成为治疗绝经后转移性乳腺癌及绝经后淋巴结转移的Ⅱ期病人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首选药物。Fun(1984)将三苯氧胺与己烯雌酚进行了比较,三苯氧胺的有效率为31%,不良反应10%;己烯雌酚的有效率为33%,不良反应26%。
    三苯氧胺的不良反应有:①胃肠道反应:食欲不振、恶心,个别有呕吐、腹泻。②生殖系统:闭经、阴道出血及外阴瘙痒。③精神神经症状:头痛、眩晕、抑制。④皮肤:面部潮红、皮疹。⑤血象:长期应用,极少数病人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个别病人甚至发生粒细胞减少症,故血象低者慎用。⑥个别病人表现有肝功能异常。⑦对胎儿有影响,妊娠、哺乳期忌用。
    5.生物治疗  近年来,以肿瘤免疫治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生物治疗(biotherapy)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现代肿瘤学、免疫学理论和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生物治疗被称为肿瘤的第4种疗法,它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并在乳腺癌临床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尽管肿瘤生物治疗总的说来当前还处于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还是一种手术、化疗、放疗的辅助性抗癌疗法,但它本质上是一种生理性的、着眼于调动机体抗癌能力的、比较理想的新疗法。可以预言,它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真正成为癌症的第4大治疗方法,并带来日益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生物反应调节剂与生物治疗:肿瘤的生物治疗是一种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疗法。几千年前,在中医学中就有“扶正祛邪”的治则,利用中药来治疗癌症。19世纪末,西方提出用Coley毒素治疗癌症。现代肿瘤的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的概念,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肿瘤免疫学诞生之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多种非特异性生物制剂如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免疫核糖核酸、转移因子等的开发与应用,为肿瘤免疫治疗学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现代分子生物学、免疫生物学、肿瘤免疫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肿瘤免疫治疗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在现代生物—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不仅赋予肿瘤免疫治疗以许多新的内容,发展出不少新的治疗措施,而且提出了生物免疫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的新概念,并进而将它归纳T入生物学治疗(Biotherapy)的范畴。
    (2)乳腺癌生物治疗的研究与应用:
    ①非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非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主要采用微生物及其相关成分,如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制剂OK-432;多糖类如香菇多糖、云芝多糖;低分子化合物如左旋咪唑、胸腺素等非特异性免疫调节物进行治疗。免疫调节剂对肿瘤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非特异性地激活肿瘤的细胞免疫来实现的。因此,较多地应用于免疫原性较强的肿瘤如黑色素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乳腺癌等。同时,常常作为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与其他常规疗法配合进行,以产生互补和协同的效益。
    A.卡介苗(BCG):BCG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刺激物,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卡介苗可抑制致癌物诱发大鼠乳腺癌的过程;给被致癌物诱发的大鼠肿瘤注射BCG并饲以低脂饮食,肿瘤的生长可受到抑制。早期的研究,将BCG注射到肿瘤组织或肿瘤附近的组织内,均可引起一定程度的肿瘤坏死。临床报道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口服或接种卡介苗后,与以往病例比较,生存率有所提高。另一组临床研究表明: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并配合卡介苗,术后10年生存率明显提高。而大多数的研究结论是:手术治疗乳腺癌与术后辅助卡介苗治疗,无统计学意义。卡介苗用于晚期癌症的综合治疗,大多可以提高化疗的缓解率,或者延长缓解持续时间和生存时间。另有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对卡介苗的反应程度可预测患者的预后,反应强烈的预后较好。
    制剂及使用方法:一般多用BCG活菌苗,75mg干燥菌体/ml,每毫升约含107个菌体,供皮肤划痕或皮内注射用。不良反应为注射局部可见红斑、硬结或溃疡。全身反应寒战、发热和全身不适等。偶见过敏性休克。
    B.左旋咪唑:左旋咪唑是一种低毒、有效的口服驱蠕虫药,已被认为是一种BRM。其免疫调节作用表现为增强T细胞的活性。左旋咪唑主要用于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一般认为左旋咪唑对早期乳腺癌的预后影响不大,但肿瘤负荷较大的中晚期患者可使无病生存期延长2~3倍。放疗合用左旋咪唑,远期(3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放疗组。对于Ⅳ期乳腺癌放疗后,辅助左旋咪唑,150mg/d,连续3天,每2周重复1次,中位缓解期为25个月,较对照组的9个月,左旋咪唑能明显地延缓复发,但对短期内即出现转移的患者无效。因此,有人建议,晚期乳腺癌患者可配合左旋咪唑,300~600mg/d,连服3天,每2周重复1次。另外,左旋咪唑对化疗也有一定的辅助疗效。联合化疗辅以左旋咪唑治疗,与单用化疗相比较,虽然两组的缓解率相似,但应用左旋咪唑的观察组中位缓解期和生存期均明显提高。这可能与左旋咪唑提高了患者对细胞毒的耐受有关。但也有少数报道认为左旋咪唑联合化疗未见显著的疗效。
    临床常见的副作用为皮疹、发热、口腔溃疡和粒细胞缺乏症,常因此而被迫停药。其他有中枢兴奋,感觉减弱和恶心、呕吐、厌食等。
    C.其他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OK-432、云芝多糖(PSK)、Poly A-Poly U(多聚腺苷酸-多聚脲甘酸)、颗粒性棒状杆菌、短小棒状杆菌、胸腺肽等,辅助放、化疗都产生一定的疗效,或可保护骨髓、减轻免疫抑制等毒性反应。
    ②细胞因子疗法:广义的细胞因子(cytokine)是指一类由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和相关细胞(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等)产生的调节细胞功能的高活性、多功能蛋白多肽,包括以往的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等(但不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一般生理性细胞产物)。
    A.干扰素(IFN):在肿瘤细胞因子疗法中,IFN仍然是应用最早、最广、最多而疗效最为肯定的一个细胞因子类群。一组包括乳腺癌在内的早期的临床研究表明,IFN治疗乳腺癌约40%的患者肿瘤缩小,有效率相当可观。但对于内分泌和化疗失败的病例,疗效较差。对乳腺癌胸膜转移,胸腔内注射IFN,8h后血清IFN浓度达到最高峰。治疗后胸水中的癌细胞消失,并出现反应细胞,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对复发性乳腺癌局部病灶内注射IFN,结果表明,IFN-α与IFN-γ联合应用的疗效优于单用,IFN可有效地介导肿瘤病灶的免疫反应。
    IFN与内分泌治疗或化疗有较好的协同作用。IFN不仅可以协同TAM的疗效,还能逆转癌细胞对雌激素拮抗剂的耐药性。IFN与化疗联合应用治疗乳腺癌,显著提高了患者的NK细胞活性,与化疗有协同抗癌作用。但也有报告认为IFN不但不能使肿瘤缩小,反而因严重的副作用增加患者的痛苦。
    干扰素的副作用比其他抗癌药要小得多,反应也较轻而且是可逆性的。最主要的副作用有:发热、疲劳、嗜睡、恶心呕吐、腹泻、体重减轻、偏头痛、脱发、口干、肌痛、关节痛、直立性低血压、白血胞和血小板减少、间质性肾炎、末梢感觉异常等。
    近年来,lFN对肿瘤细胞的基因调节(诸如抑制癌基因表达,诱导分化,促进“逆转”等)、血管生成的抑制以及与其他物质(如化疗药或其他BRM制剂)并用的效果引人注目。
    B.白细胞介素-2(IL-2):IL-2最早被称作“T细胞生长因子”。IL-2除与LAK联合应用外,与其他细胞因子和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治疗乳腺癌具有一定的疗效。20世纪80年代末,有人对1例晚期男性乳腺癌化疗后患者的局部注射IL-2和OK-432,肿瘤迅速缩小,肿瘤标记物明显下降,提示IL-2局部治疗的有效性。动物实验表明,瘤内注射IL-2和IFN-γ,可产生局部和全身的抗瘤反应,增强宿主的细胞免疫力,增加靶细胞上MHCⅠ类抗原的表达,提高抗癌效果,对临床具有很大的指导价值。
    一般认为静脉滴注IL-2 3×106单位/24h,或皮下注射3×106单位就可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临床上使用超大剂量IL-2,反而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发热、寒战、头痛、头晕、无力、恶心、呕吐、水潴留、体重增加、心肌损伤、甲状腺功能减退、腹泻、皮疹等。
    C.肿瘤坏死因子(TNF):TNF包括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的TNF-α和来源于淋巴细胞的TNF-β,它们具有包括抗肿瘤活性在内的多重生物活性。TNF治疗晚期乳腺癌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单独应用TNF对接受过其他方法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无效,结果欠满意。因此,单独应用TNF治疗乳腺癌的实用性尚需进一步探讨。虽然局部注射对皮肤浸润性病变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也较轻,但全身给药不良反应(特别是低血压)明显,限制了大剂量应用。
    D.集落刺激因子(CSF):CSF是一组体内外刺激祖细胞增殖、分化为各种成熟细胞的低分子量糖蛋白。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肿瘤化疗和放疗引起的造血系统功能损害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已被广泛用于肿瘤的临床辅助治疗。无论放疗还是化疗,目前都配合G-CSF,可防治骨髓抑制而出现的白细胞降低,保证完成全部治疗过程。
    其他如转移因子(TF)可以作为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配合放疗和化疗的辅助疗法。免疫核糖核酸(iRNA)适用于治疗肾癌、黑色素瘤、胃癌、乳腺癌及膀胱癌等晚期肿瘤,能减慢转移灶生长速度,或使肿块缩小,病灶稳定。
    ③免疫活性细胞过继免疫疗法:目前过继免疫疗法已成为肿瘤生物治疗令人瞩目的领域,至少有3种效应细胞(LAK、CTL、TIL)用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研究。
    A.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属异质性群体,主要来自N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等多种肿瘤及癌性胸腹水有一定的疗效,总有效率约20%。LAK疗法治疗乳腺癌,可使转移病灶缩小或消失。
    B.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由于杀伤癌细胞时的MHC的限制性,给CTL过继治疗带来了巨大的障碍。然而,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却取得一定的疗效。
    C.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开辟了过继免疫治疗的新领域,据认为TIL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较LAK高50~100倍。美国NCI已建立了从几种肿瘤中分离和扩增TIL的方法,100多例TIL已成功地在体外生长,其中包括乳腺癌,为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TIL的分离与扩充方法:TIL来源于①手术或活检的瘤体组织;②癌性胸水、腹水淋巴细胞;③转移淋巴结。常规方法将肿瘤组织剪碎,用组织消化酶处理,进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或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取中间层的单个有核细胞(包含肿瘤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TIL与IL-21000IU/ml共同培养后,可获得数亿个左右的TIL细胞。近年来国外广泛使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物反应器进行TIL的制备,大大提高了扩增的产量。据报道,TIL过继转输,除对恶性黑色素瘤有效率达35%之外,还对肾细胞癌、卵巢癌和乳腺癌等有较高的疗效。有学者应用TIL疗法治疗癌性胸腹水取得了满意疗效。方法是采取收集癌性胸腹水,分离其中的淋巴细胞,体外与IL-2共同培养,1周后回输胸腹腔,同时胸腹腔注射IL-2。有效率为67%,其中乳腺癌肺、胸腔转移1例,经TIL治疗,胸水消失,手术切除了肺转移灶,完全缓解近6年。
    目前,临床正在用细胞因子修饰的TIL进行过继免疫治疗,初步观察,证实可增强抗肿瘤效果,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④单克隆抗体及其耦联物:单克隆抗体(McAb)作为一种具有主动靶向性载体,尽管在理论上作为抗体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抗癌性,但其更常作为载体,与一定的毒素形成耦联物后而成为有效的靶向治疗系统,用于乳腺癌的治疗(表8)。虽然曾经发现了几种与乳腺癌有关的抗体,但没有相应的治疗效果。动物实验中,用免疫毒素B3-PE治疗接种有人乳腺肿瘤的裸鼠,结果发现静脉注射5次后小鼠的肿瘤完全消失,其衍生物B3-lysPE-40也可引起肿瘤显著消退。可见以上两种免疫毒素具有较好的抗人乳腺癌抑制肿瘤作用,有希望成为临床治疗乳腺癌的手段。基因重组产物免疫毒素,因其分子量小,易于穿透肿瘤组织,内化快等优点,研究进展较快。有的已批准运用于临床,如单链融合蛋白,BR96sFv-PE40,在体内外实验中,其治疗剂量能有效地缓解人乳腺癌细胞株H3396移植性肿瘤的生长,且毒副作用小。另一种叫作抗185RTA的免疫毒素,对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也产生细胞毒作用。免疫毒素还被用于净化乳腺癌患者骨髓中的癌细胞。总之,免疫毒素已成为目前肿瘤生物治疗中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的主要成分,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然而,动物实验研究也表明仅仅使用一种单克隆抗体难以完全消灭癌细胞,几种单克隆抗体的混合物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表明单克隆抗体间常有互相协同抗癌的作用。近年来,大多用单克隆抗体与毒素、抗癌药和放射性核素形成耦联物,对癌细胞产生杀伤效应。
    ⑤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是指利用肿瘤细胞或肿瘤抗原物质诱导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阻止肿瘤的生长扩散和复发。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主要应用肿瘤疫苗(简称瘤苗)。在动物试验研究中,手术切除小鼠移植性乳腺癌后,进行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皮下注射肿瘤细胞和(或)BCG,动物的平均生存期较单作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显著延长。用神经氨酸酶处理肿瘤组织,可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效果较好。
    临床治疗时,通常使用手术和活检的方法获得肿瘤细胞和组织,然后制成自体或异体的瘤苗,用于非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但客观疗效有限。
    首次用浓缩癌细胞液接种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报道发表于1984年,患者的5年生存率Ⅰ期为94%,Ⅱ期为77%。临床报道,对晚期术后复发的乳腺癌,用经石炭酸处理的自体瘤苗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表达癌胚抗原(CEA)的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可在人体内激发出特异性CTL反应,并使小鼠结肠癌完全消退。据研究50%的乳腺癌表达CEA,因此利用肿瘤的抗原物质,进行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有待深入研究。
    近年来,许多学者试图寻找新型的瘤苗进行乳腺癌的治疗,显示了可喜的苗头,如晚期乳腺癌细胞中的原癌基因“HER2/neu”,呈现扩增和表达状态,其编码的蛋白为P185HER2。将这种蛋白转染细胞株作为HER2相关的免疫抗原进行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结果免疫动物产生了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其抗血清可特异性抑制表达P185HER2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这提示针对HER2/neu产物的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可能是治疗乳腺癌的一条新途径。另外,采用人工合成肿瘤相关多糖复合物作为疫苗对小鼠乳腺癌进行免疫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治疗乳腺癌也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对Ⅱ期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加用肿瘤细胞疫苗,3年复发率仅为5.3%,而对照组复发率24%。另外对晚期转移性乳腺癌,采用化疗联合BCG和活肿瘤细胞疫苗,进行临床Ⅰ期观察,结果可以控制乳腺癌术后发生的转移。
    许多肿瘤的抗原性较弱,必须加入一些免疫佐剂,才能诱导出机体的免疫反应,如sTn+KLH+Detox用于乳腺癌等已进入Ⅲ期临床研究。
    ⑥基因治疗:肿瘤的基因疗法是肿瘤生物治疗的一个崭新领域,是通过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直接纠正肿瘤细胞基因的结构和(或)功能缺陷,或者间接通过增强宿主对肿瘤杀伤能力和机体的防御机能来治疗肿瘤的。
    在美国批准的基因治疗项目中,有近一半是肿瘤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所需要的载体以逆转录病毒最常用,其次有脂质体、腺病毒以及裸DNA。而基因治疗所需要的治疗基因多以细胞因子及免疫相关的基因为主。抑癌基因P53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以恶性黑色素瘤、白血病、肺癌为主。
    研究发现,早期出现淋巴结转移或复发以及生存期短的乳腺癌,往往其癌基因过表达而抑癌基因缺失。基因治疗在体外或动物体内证实有肯定的抗癌作用,有的已初步获准进入临床试验,初步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⑦抗血管生成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控制肿瘤生长的新途径。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抗血管生成治疗已不仅仅是理论,而变成了一个日趋实用的新方法。特别是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容易复发的高危病人,将来均可考虑使用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维持治疗。
    总之,乳腺癌生物疗法目前尚处于探索研究和临床试用阶段,许多结论是基于动物实验进行的推论,或者是对临床初步试用的结果,有待今后临床进一步验证与完善。
    6.中医中药治疗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和治法早有记载。早在公元610年,隋朝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中提到石痈时说:“石痈者……其肿结确实,至牢有根,核皮相亲,不甚热,微痛……坚如石。”“ 至牢有根”说明患部固定不移,“核皮相亲”说明肿物与皮肤粘连。该书还描述:“乳中结聚成核,微强不甚大,硬若石状”;“肿结皮强如牛领之皮”。描写了乳腺癌肿块固定粘连及“桔皮样变”。至唐代,对乳腺湿疹样癌已有描述,称为“妒乳”。孙思邈说:“妇人女子乳头生小浅热疮,痒搔之,黄汁出,浸淫为长,百种治疗不瘥者,动经岁月,名为妒乳。”《疮疡经验全书》中对乳岩的描述:“若未破可疗,已破难治,捻之内如山岩,故名之;早治得生,迟则内溃肉烂见五脏而死。”说明从实践中已知乳腺癌要早期治疗。朱丹溪还报道妊娠可使乳腺癌恶化的病例。从以上记叙可以看出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相当深入。古代文献中还记载有男性乳腺癌,如《外科全生集》提到:“乳岩……男女皆有此症。”余听鸿编《外证医案汇编》中还指出男性乳腺癌比女子更甚,意即恶性程度更大。总之,古代文献对乳腺癌的论述很多,认识也很深刻,提出了许多治法和方药。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医中药也在不断发展,对乳腺癌的认识更加深刻,治疗也更加科学和有效。中医治疗乳腺癌,采取辨证论治的原则,掌握发生和形成乳腺癌的病因和病机,根据每个病人发病后所引起的经络、脏腑、气血、阴阳等方面的不同病理变化,抓住病理变化的本质,做到“治病必求其本”,制定出治疗法则和治疗方药。乳腺癌在不同阶段,反映出的疾病性质不同,出现不同的证型,也要用不同的方药治疗。
    中医治疗乳腺癌和治疗其他疾病一样采用辨证施治,治疗原则为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以及“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临床常用“以毒攻毒法”、“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扶正祛邪法”、“软坚散结法”及“化痰祛湿法”六大法宝,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巧妙地选用。
    (1)中医治疗原则:
    ①以毒攻毒法:历代医学家治疗癌症大多以攻毒为主,利用其开结拔毒的功效,逐步消灭残余的癌细胞,但临床上必须慎重掌握,适可而止。
    ②清热解毒法:在清热解毒药中,有许多中药具有抗癌作用。清热解毒法是治疗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法则之一。在中、晚期乳腺癌病人中,一般多伴有毒热内蕴或邪热瘀毒的症状,此时本大法可与其他方法结合治疗,多获良效。
    ③活血化瘀法:中医专家认为,肿瘤与瘀血有关,瘀血是乳腺癌的病理病因之一。活血化瘀药的应用,不但能改善乳腺癌病人的“高凝状态”,使癌细胞处于抗癌药物及病人自身免疫活性细胞抑制之下,而且能降低血小板凝聚,减少肿瘤的转移,有利于癌症的控制和癌灶的清除。
    ④扶正祛邪法:中医认为,当人体正气亏虚时,邪气才能所凑,即致病因子得以发挥作用,而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并使肿瘤得以浸润、扩散和转移,所以扶正祛邪是治疗乳腺癌的根本方法之一。
    ⑤软坚散结法:中医理论指出,对坚硬如石的肿瘤,“坚者削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此法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与其他疗法结合,可增强消除癌瘤的效果。
    ⑥化痰祛湿法:许多肿瘤是痰湿凝聚所引起,因此,化痰祛湿法在肿瘤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但可减轻症状,对有些肿瘤亦可得以控制。
    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癌历来是采用内治的方法,按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主要根据“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之法分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瘀毒内阻、气血衰竭4型分别施治。
    (2)辨证施治法:
    ①肝郁气滞型:
    主症:七情所伤,所愿不遂,肝郁气滞,引起体内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出现乳腺肿块,胀痛,两胁作胀,心烦易怒,脉弦滑,舌苔薄黄或薄白。
    治法:舒肝理气,活血散结。
    方药:当归9g,白芍9g,柴胡9g,桔叶9g,白芷6g,青皮6g,瓜蒌30g,茯苓9g,白术9g。
    按语:乳房位于胸胁,为肝经所布,肝失疏泄则出现乳腺胀满痛疼、胁疼及肝郁不舒症状。气滞日久致成瘀血,结于乳中成块。方中柴胡、青皮、桔叶舒肝理气散结;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瓜蒌、白芷消肿散结止痛;茯苓、白术健脾利湿益气。
    ②冲任失调型:
    主症:除有上述肝郁气滞型的症状外,兼有月经失调,腰腿酸软,五心烦热,脉细数无力,舌质红,苔少有龗裂。
    治法:舒肝理气,滋补肝肾,调理冲任。
    方药:香附10g,郁金10g,川楝子10g,白芍15g,桔叶10g,川芎10g,当归10g,生熟地各15g,女贞子10g,枸杞子15g,生山药15g,野菊花15g,瓜蒌30g。
    按语:肝郁化火,灼伤阴液致肝肾阴虚,冲任失调。方中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调理经血;生地、枸杞子、女贞子滋阴补肾;香附、郁金、川楝子、桔叶舒肝理气;生山药健脾;野菊花、瓜蒌解毒散结。
    ③毒热蕴结型:
    主症:乳房肿块迅速增大,疼痛,甚则溃烂、翻花。
    治法:攻毒解毒。
    方药:凤尾草9g,白毛藤30g,刘寄奴9g,铁树叶15g,蜂房9g,蛇蜕3g,蜣螂虫9g,猫爪草30g,山慈姑15g,鬼箭羽9g。
    按语:热毒蕴结,宜攻毒解毒。方中凤尾草、白毛藤、刘寄奴、铁树叶清热解毒;蜂房、蛇蜕、螂虫、猫爪草、山慈姑、鬼箭羽活血化瘀解毒。
    ④气血亏虚型:
    主症:乳腺溃烂,久则气血衰败,正气大亏,而见苍白贫血,消瘦乏力,口干,舌质暗红,舌苔黄白,脉滑数。
    治法:扶正祛邪,气血双补。
    方药:土炒白术12g,人参、茯苓、陈皮、熟地、川芎、当归、贝母、香附、白芍各6g,桔梗、甘草各3g。
    按语:乳腺癌晚期,病情发现呈现正虚邪实情况,治应扶正祛邪,补气养血。方中土炒白术、人参、茯苓、熟地、川芎、当归健脾益气,补血活血;陈皮、香附、桔梗行气散结;甘草调和诸药,扶正祛邪。
    (3)古医方举例:古代中医文献中,治疗乳腺癌的方药很多,有内治外治诸方,以下举几例供参考。
    ①生螃蟹壳瓦上焙焦,研末酒冲,每服6g,以消为度。治乳腺癌初起,坚硬,肿物如豆大。
    ②川郁金10g,玫瑰花10g,青皮、陈皮各8g,桔叶、赤白芍、山慈姑、僵蚕各10g,当归15g,瓜蒌30g,水煎分服。主治乳腺癌初起,或乳腺癌手术后治疗。
    ③十六味流气饮:当归、白芍、人参桔梗、川芎、枳壳、厚朴、白芷、苏叶、防风、乌药、槟榔各10g,黄芪20g,官桂、木通各4g,甘草6g,煎服。治疗乳腺癌气滞肝郁、气血亏虚者。
    ④季芝鲫鱼膏:活鲫鱼、鲜山药(去皮)各等份,共捣如泥,如麝香少许,涂核上,觉痒极,勿搔动,7天1换。治乳岩初起。外敷。
    ⑤鞭蓉膏:芙蓉叶、泽兰叶、黄柏、黄岑、黄连、大黄各等份,共研成细末,过重箩,入冰片6g,用凡士林调成20%软膏。主治炎性乳腺癌。此外,抗癌中药中常用于治疗乳腺癌的有:山慈姑、土贝母、瓜蒌、桔叶、蒲公英、漏芦、留行子、穿山甲、天葵子、龙葵、青皮、芙蓉花、七叶一枝花等。
    8.治疗的疗效评定
    (1)评定内容:
    ①无疾病征象(NED):对能手术治疗的病人,手术后无肿瘤残留或复发症状者,称为无疾病征象。
    ②生存率:A.总生存率或粗生存率:即病人治疗后无论有无复发,依然生存者。B.无复发生存率:病人生存且无肿瘤复发。C.复发率:病人生存但有局部复发或转移。D.平均无复发间期:即自治疗到第一个复发间隔期。
    ③有效率:是指对手术以外的其他治疗方法,如放疗、内分泌及化疗等的疗效评价。
    (2)治疗有效的评价:评价各种治疗的有效率指标包括4项:
    ①客观有效率:是对能测量的病灶,通过其治疗后的改变情况评价治疗效果。治疗前常需先决定哪一病灶作为测量的指标。其方法常根据病灶类型、部位等应用体检、放射、生化测定及病理检查来作为检测的方法。
    体检可用于局部复发病灶,软组织肿块及淋巴结的测定,测定时最好测量两个长径。放射线检查常用于观察肺部病变的改变,溶骨性病变是否重新钙化,但成骨性病变难以估计,一般不作为测量的对象。乳腺摄片可以观察乳腺肿瘤大小的变化。肝转移可以根据体检测量肝在肋缘下及剑突下的大小,亦可以用生化方法测定。计算机断层摄片可以用于内脏肿块或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病灶的检测。病灶经治疗后再做活检可以说明是否真正的完全消失。
    有些病灶的疗效则难以估计,如胸水、腹水、肺淋巴道转移的病灶等。评定标准有4个等级:全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改变(NC)、病灶有发展(PD)(表9)。
    ②主观有效率:主观症状的改善必须记录,作为全身治疗估计的一部分。器官功能的改善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监测,但有些如体重、发热等则未能记录。有些可以用活动状况来作比较。常用的标准有Karnofsky活动指数(表10)及Swiss Coperative Group活动指数(表11)。
    ③总有效率:对癌症病人要估计其总有效率是非常困难的,必须根据各个部位,各检查方法不影响部分有效,仍应归入部分有效的范围。相反,在作为测量的病灶全部消退,而不做测量的病灶无改变,那么总的有效率亦应归入部分有效。
    ④有效期及生存率:常是记录疾病自全部缓解日起到复发的间隔时间。但有时较为困难,因不能确切地了解及明确哪一天作为缓解期的开始和明确何时开始疾病复发。

预后

预后:乳腺癌的预后相对较好,乳腺癌病人的5年总生存率约79%。血行播散是乳腺癌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乳腺癌即使是早期病人也应作为全身疾病来看待。乳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等。法国巴黎IGR(Institute of Gustave-Roussy)提示,对预后良好的病人应避免过重的治疗;对预后较差或有远处转移者应给予充分的治疗。因此在治疗前和治疗初期能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对病人的预后进行判断,对制定治疗方案是很有必要的。影响病人预后的因素很多,各预后因素之间的关系密切,非常复杂。乳腺癌病人的预后因素包括:临床因素、病理因素、激素受体、胸腺嘧啶标记指数(TIL)、DNA倍数等。其中腋下淋巴结转移及其受累数目,雌、孕激素受体水平、年龄等3项因素是临床评估乳腺癌预后最重要的指标。癌细胞Her2、Ki67、δ期细胞、P53水平等,是评估乳腺癌预后的新指标。
    1.临床因素
    (1)年龄:一般认为,年轻患者肿瘤发展迅速,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老年患者肿瘤生长缓慢,出现淋巴结转移较晚、预后较好。
    (2)妊娠及哺乳期:妊娠期或哺乳期乳腺癌的预后较差。
    (3)肿瘤情况:①肿瘤大小:肿瘤的大小对预后有直接影响。肿瘤体积越大,预后越差。相反,肿瘤体积越小,预后越好。在无腋下淋巴结转移时,肿瘤直径小于2cm的病人预后明显优于肿瘤在2~5cm和5cm以上的病人。②肿瘤部位:肿瘤的部位不是预后的独立指标。一般认为腋下淋巴结阴性时位于乳腺外侧及中央区乳腺癌比位于内侧者预后好。如已出现腋下淋巴结转移,无论位于什么部位,均对预后无影响。③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肿瘤侵及皮肤及深部组织者预后较差。
    (4)区域淋巴结:乳腺癌的区域淋巴结情况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常累及腋下、内乳区、锁骨下、锁骨上等。其中腋下淋巴结和内乳淋巴结是首站淋巴结。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人,10年治愈率可达75%左右,而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10年治愈率仅在30%左右。受累淋巴结的绝对数及累及程度与患者的生存时间也有密切关系。多数认为术后至少应检查10个以上的淋巴结。Rosen报道原发病灶小于2cm淋巴结阴性的病例,18年时死亡率为19%,1~3个淋巴结阴性的为28%,4个或4个以上的为51%。NSABP BO-4研究也有类似结果。
    2.病理因素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在组织学分型中,以管内癌、粘液癌预后较佳,而广泛小叶及浸润癌预后较差,髓样癌及管状癌介于两者之间。分化好的肿瘤比分化差的预后好,非浸润型肿瘤比浸润型肿瘤预后好。原位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100%。按照Scarff-Bloom-Richardson(SBR)分级方法,将脉管形成、细胞核大小、形状及染色质不规则程度和染色质增多及核分裂象3个指标进行评分。3~5分者为低度恶性(Ⅰ级);6~7分者为中度恶性(Ⅱ级);8~9分者为高度恶性(Ⅲ级)。Bloom等对38例乳腺癌分化程度进行分析,Ⅰ、Ⅱ、Ⅲ级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1%、55%及69%(P<0.05),表明肿瘤的分化程度与其转移能力和生存率明显相关。
    3.甾体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测定不仅可以作为激素治疗的参考,也可作为估计预后的一个指标,受体阳性的病人预后较阴性者好。病人的ER和PR的综合状况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中,ER和PR均为阳性的病人预后最好,而ER和PR均为阴性的病人预后最差,有一项受体阳性的病人介于两者之间。ER阳性PR阴性病人的预后优于ER阴性PR阳性的病人。在激素受体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中,对绝经前病人的判断价值优于绝经后病人,对中、晚期病人的判断价值大于早期病人。
    4.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和DNA倍体  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是反映细胞有丝分裂的能力。肿瘤细胞增殖快时细胞有丝分裂能力高,预后差;而肿瘤细胞增殖慢时,有丝分裂能力低,则预后就好。在了解肿瘤细胞增殖状态的指标中,胸腺嘧啶标记指数(TLI)和Ki-67抗原的检测应用较多。TLI为较早用于临床的细胞动力学指标,Meyer等研究表明,TLI低与高组的4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和50%,且TLI影响复发不依赖于肿瘤分期、腋淋巴结情况、雌激素受体或绝经情况等。Ki-67抗原现已证明是目前较好的细胞增殖标记,除了可以了解S期以外,还可对晚G1期、G2期、M期进行分析。因此,Ki-67阳性部分,基本可囊括大部分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Versonese等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129例乳腺癌的Ki-67表达,结果发现,Ki-67阳性低者4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优于阳性高者。在恶性肿瘤DNA非整倍体高于DNA二倍体数,恶性肿瘤中50%~60%为非整倍体含量。非整倍体乳腺癌病人5年生存率较二倍体者低。在非整倍体乳腺癌病人中,激素受体测定大都为阴性。
    5.其他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肿瘤癌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研究中,发现一些肿瘤基因和某些受体对乳腺癌的预后有影响(表12)。

预防

预防:
    1.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方面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由于乳腺癌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真正明确,因此,乳腺癌一级预防尚处在探索阶段。但是从流行病学中与乳腺癌发生有关的因素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帮助。
    在生育因素中,乳腺癌的发生与初次足月产的年龄有关。20岁以前有足月生产者,其乳腺癌的发病率仅为第一胎足月生产在30岁以后者的1/3,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次生产后哺乳总时间与乳腺癌危险性呈负相关。
    乳腺良性疾病在乳腺癌发生中的关系尚有争论。一般认为乳腺的良性疾病可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尤其是乳腺小叶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Warren等认为病理证实的乳腺小叶增生或纤维腺瘤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为正常人群的2倍。
    长期应用雌激素或避孕药与乳腺癌的关系尚不明了。但是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在卵巢未切除的妇女,如应用雌激素的总量达1500mg以上,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未用者的2.5倍。
    乳腺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尤其是脂肪饮食的食入有明显关系。脂肪饮食可以改变内分泌环境,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及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体重的增加与乳腺癌发病有一定关系。绝经前妇女体重增加与乳腺癌的危险性关系不大,而绝经后妇女体重增加是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放射线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经多项调查研究发现接受放射线较多的妇女,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明显增加,尤其是在乳腺的发育期、月经期和妊娠期。
    对导致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因乳腺癌的发生可能并非单一因素所致,怎样才能预防乳腺癌的发生还需进一步探索。
    2.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指对乳腺癌的良性病变乳腺癌的临床前期和原位癌的防治,以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二级预防主要是在高危人群中进行普查和自我检查。
    1980年美国抗癌协会提出了乳腺癌的普查原则:①年龄大于20岁的妇女,每月进行乳房自我检查一次;②年龄20~40岁的妇女,每3年接受医生检查一次;③年龄大于40岁的妇女,每年接受医生检查一次;④年龄30~35岁的妇女,要进行一次乳腺拍片以作为今后检查对照的依据;⑤年龄小于50岁的妇女,应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乳腺拍片及乳腺拍片的频度;⑥年龄大于60岁妇女,每年乳腺拍片一次。
    (1)乳房的自我检查:乳房的自我检查在乳腺癌的二级预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乳房的自我检查应在月经结束后7~10天进行,在月经前期及月经期因乳房充血、肿胀,而可能影响乳房检查的准确性。乳房的自我检查前最好先由医生指导1~2次。检查的内容主要有:①双侧乳房的形状是否对称,乳房皮肤是否有异常变化。可以通过变换不同的体位和姿势来观察,如坐立时双手叉腰,双臂上举伸直;站立时上身下弯与下肢呈90°,使乳房自然下垂。观察乳房皮肤变化时,应注意有无乳头内陷,皮肤回缩,桔皮样变化,局部隆起及水肿等。②检查双侧乳房有无肿块、硬结、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及有无乳头溢液等。在乳房自我检查时应区分乳房正常的周期变化,每月检查的结果应与前一次检查作比较,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即时请医生咨询及检查。
    (2)乳房拍片检查:乳房拍片检查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前认为由于X线对人体有害,行X线普查的妇女,在若干年后有诱发乳腺癌的可能。但由于现代乳房投照机器的发展,每次检查所接受的剂量已降至0.003Gy以下,增加了乳房拍片的安全性。因此有作者认为对于乳腺癌的某些高危因素及乳房检查不清和有异常变化时应进行乳房拍片检查,包括:
    ①乳腺触诊发现肿块及乳腺外形有改变者。
    ②乳腺有无规律的隐痛者。
    ③乳头有溢液或糜烂。
    ④母亲亲属有乳腺癌病史者。
    ⑤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或曾有乳房良性肿块切除者。
    ⑥月经初潮小于13岁及绝经大于50岁者。
    ⑦30岁以上生育第一胎或未婚未育者。
    ⑧乳腺肥大触诊不满意者。
    ⑨从未哺乳或很少哺乳者。
    ⑩腋下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不明原因肿大者。
    乳房拍片也应避免在月经前及月经期进行。
    (3)乳腺的其他检查:目前乳腺的检查方法较多,除了以上乳房拍片检查以外,还有乳腺超声检查,乳腺红外热像图检查,乳腺热像图,近红外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乳腺CT检查及磁共振(MRI)检查。各种检查方法均可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提供条件。在应用时应根据各个单位不同的条件、设备和水平来进行选择。
    (4)细胞学检查:包括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和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由于其敏感性高,诊断迅速,可以定性诊断,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乳房肿块,通过其他检查难以定性时应进行穿刺细胞学检查。
    3.三级预防  乳腺癌的三级预防是指对乳腺癌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者进行积极治疗,以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等。由于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及受传统因素影响,很多病人在诊断为乳腺癌时已为中、晚期。因此,如何提高疗效搞好乳腺癌三级预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